首页 » 财经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是必须的 也可实现

2020-11-30 17:59:16来源:财经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在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上指出,《建议》基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考虑,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关于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要求和部署,他提出五大重点:

一、关于坚持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建议》强调,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这是继“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后再次对建设制造强国进行明确部署,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提法含义深刻,充分体现中央对加强制造业发展的要求。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意味着制造业生产增速要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这是必须的,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中国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制造业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数和资金流入均呈放缓甚至下降趋势。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工业化进程仍未结束,产业链、供应链处于中低端,断点和缺项较多,发展空间较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努力增强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约80%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应用集中于制造业,制造业具有显著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制造业比重处于下降状态,且降幅相较他国家明显过快。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为32.45%,随后出现波动中趋势性下降,2019年该比重降至27.17%。

随着产业分工水平提高,制造业中非制造环节剥离,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出现结构性下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例如,集成电路在发展初期包括设计、制造、检测、封装四个环节,四个环节统计均列入制造业。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四个环节独立成为四个产业,制造和检测成为服务性产业。

我们必须重视发展制造业,借鉴德国等国家经验和做法,加大技术创新和要素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努力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德国制造业占经济总体比重一直稳定在23%左右水平。去年,德国公布工业2030战略,提出到2030年德国工业产占经济比重要提至25%,他们意识到新一轮技术革命会产生新制造业。

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议》部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的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联络起来共同攻关,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制造业尤为重要,世界上大多数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产生和应用于制造性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研究能力强,国家科技实力才能强,同时企业技术进步主要用于商业和经营,具有天生推动经济发展的特征,让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挑大梁,打通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玻璃墙,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真正把创新能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

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现代制造业发展要关注三方面:产业基础能力,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基础等方面能力;产业分工水平和配合能力,决定着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供给安全能力。三个要素决定制造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和安全。

产业基础是中国当前制造业最明显的短板之一,《建议》提出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就是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相关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发展通用共性技术,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能力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级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拉长长板弥补短板,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建议》对提升产业链安全也做了部署,强调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促进产业国内有序转移,优化产业链区域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加强对产业安全状况的跟踪观测,及时采取措施,增强产业体系的抗冲击能力。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重要的决定性力量,随着新一轮技术进步成果越来越多进入产业化、商业化应用阶段,“十四五”时期将成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时期。

《建议》提出具体举措:增加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三五”时期明确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数字创新等九个方便之外,“十四五”建议增加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两个领域产业。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各个产业深度融合,只有通过融合才能形成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模式、新的产业,有助于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引擎。《建议》特别强调促进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发展。

《建议》提出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产业关联和协同效应,降低创新和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兼并重组是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低水平扩张,实现规模化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有效形式,国际上企业普遍扩大都是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实现。针对中国部分新兴企业规模比较小、同质化严重、缺少全球领先的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等突出问题,建立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的剧变效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五、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数字经济要推进数字产业化,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尽快形成产业。推动第二产业数字化,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在此基础上,《建议》提出加快数字资源的基础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资源开发利用,具体举措包括:建立数字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的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证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建议》也从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出发,要求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国务院最近出台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体现两条腿走路,尽可能完善数字服务的覆盖范围,但也要考虑一些老年同志学习困难。同时,《建议》从推动和引领全球数字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积极参与数字领域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