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蔡俊
2021年的农历新春,过得特别安详。
这段时间,与往常过年无异。走亲访友是必备,但除了人情世故的交集,我的亲戚和朋友,也成了我观察社会运行,甚至中国经济产业的一扇窗户。
与新闻报道不同,这些是活生生发生在我身边、触手可及的案例。如同读鲁迅的社论与三味书屋,自然会有不同的体验。
教育和医疗,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活动之一。作为社会动物,网络甚至还有人将两者与住房戏谑为新的个人难题。
因此,走亲访友间,我借机与两位体制内的教育、医疗从业者详谈,发现两个看似铁饭碗的行业,因为政策的不同,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教育产业人才门槛降低
走亲访友,是过年的传统项目。亲戚们从事不同的行业,其中一位教师亲戚引起了我的注意。倒不是因为他的职业特殊,而是他在外培训机构兼职的履历,引发了我的思考。
这位亲戚在初中教授英文,学校的假期比其他行业都要早,在一个朋友的偶然推荐下,该亲戚在一家培训机构做起了临时兼职。兼职的内容,就是每个工作日给报名的高中生补习英文,收费按小时计算,尽管相对较低,但能避开家里老婆孩子的喧嚣,又能赚取一份闲钱,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我读书的年代,校外补课相对简单。渠道只有两种,一类是到老师家,四五个人围坐一起补习;另一类是刚萌发的培训机构,这类机构会聘请市里四大名校的老师,一堂课给大约60人教授。
所谓授课,就是做卷子。学生做完老师批改,老师再进行讲解。这个模式10多年来没有变化。我惊讶的点,在于培训行业的门槛与盈利模式,刷新了我的认知。
我这位亲戚是一所普通学校的老师,既没有名牌初中的履历,教龄也相对较短。这类老师,在我读书时很少会有家长主动上门要求补课,但随着课外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就业人才的门槛大大降低。
听该亲戚讲述,推荐他兼职的人其实就是该培训机构的教员,海归一年,因春节老家有事找了他顶班。体制内的学校老师兼职是否违规?如果是,那么敢于冒风险找普通教师补课,岂不更加说明培训产业的人才缺口庞大?
伴随城市的商业经济从街铺转移到综合体,空出来的街铺被培训行业大量填满。培训行业的盈利模式,也早已不同往日。据我亲戚描述,现在的培训老师更像健身房私教,教员亲自招募学生,收入按招募规模计算,机构从中抽成。
不得不感叹教育行业的魔幻。当年学校和机构培育了大量的高校生源,而学生就业时,又逆向涌入培训行业。造成的结果,人才门槛降低、盈利模式简单粗暴,这是当年人口红利与教育产业化碰撞的延续。对错与否,也许只能将来等后人评判。
医疗行业没有过度市场化
时代浪潮里,医疗是少数没被市场经济深刻影响的行业之一。
过年期间,我与一位相交多年的牙医朋友见面吃饭。对于医院的种种内幕,也是好奇打听。
牙医朋友名校毕业,经历2年实习期后,在一家普通的公立医院牙科工作。我们谈到中国是否正在从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典型如IT业)时,朋友不以为然。
所谓工程师红利,是指理工科(包括医疗)的从业人员学历高、规模大。医生几乎清一色硕士起步,符合学历高的特征。不过,从业人员数量方面,无论体系内的医院,体系外的民营诊所、医药公司,都无法与教育培训相提并论。
我们讨论下来的原因,还是与医疗业没有过度市场化有关。医学院毕业生,哪怕民营诊所的工资很高,也倾向去收入较少的公立医院,要么到外资药厂。
不过,这也不代表医生没有考核指标。据牙医朋友描述,一个科室每个周期都有各项KPI,由科室主任牵头医生完成。科室主任,也就成了最忙碌的人,尽管每周看病只需1-2天,但剩余时间,都在围绕如何完成指标奔波。
其中,接待患者数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疫情爆发的2020年,因为大家都带口罩,病毒传播力度大大降低,造成呼吸科的门诊量一落千丈。相关的内科科室,最头疼的就是收治患者的病床周期。长了,病床的更替率降低,挤压增量患者的空间;短了,不能充分观察患者的病情是否稳定。
而各大科室之间,内科的科室主任可谓众星捧月。这个“星”,有来自不少医药公司的药代。我很好奇药品集采对医院,尤其对医生有何影响,朋友也说了他的见闻。
集采之前,牙医朋友说他隔壁内科的实习同学,经常夜晚出去唱歌。不是考完试high了,而是有药代请他们科室全员快乐。集采之后,灰色空间被挤压,这种时不时的“福利”也就消散了。
不过,人要恰饭,药厂要做生意。学术推广,就成了药代拉拢的新方法。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做线上线下的学术论坛,邀请那些行业内有一定地位的医生讲解领域内的最新动向、分享经验。每次活动都有相应费用,具体的金额这位朋友没有透露,但据他说不会很高。
这个过程中,医生与医药公司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后者像经纪公司,把前者塑造成“流量”明星,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当然还要看医生自身的业务能力,铁打还需自身硬,事实上,那些被评上“工匠”头衔的医生,本身就自带光环。(思维财经出品)■
新春特别观察
声明:投资者网&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