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金融债是商业银行一种常态化融资渠道,也是银行补充资本的主要方式之一。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商业银行已累计发行超1000亿元金融债,其中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以下简称“小微金融债”)规模超500亿元,占发行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商业银行发债积极
小微金融债规模占比过半
进入2021年以来,银行对金融债的发行热度不减。《证券日报》记者对Wind数据统计后发现,截至3月7日,年内已有18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8只金融债,合计发行1123.1亿元。其中,小微金融债的发行规模达520亿元,占已发金融债总规模的半数以上。
目前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主要包括:发行股票及可转债、股东注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发行优先股、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二级资本)。其中,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的发行较为便捷,对资本补充渠道相对有限的中小银行而言是个重要的融资工具。此外,去年监管部门还创新了银行融资方式,通过发行地方专项债向中小银行注资。自2020年12月份首个用于支持中小银行的地方专项债落地后,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份发行了此类专项债以支持当地中小银行进行资本补充。
具体来看,今年前两个月,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类型除金融债、二级资本债券、永续债外,还包括小微金融债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银行主体包括3家国有大行、7家股份制银行、3家城商行和4家农商行。这足以反映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及绿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今年3月份以来,仅有中原银行发行了一款“21中原银行01”金融债。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单由商业银行注册发行的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专项金融债券。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分析师李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1年货币政策本着“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的原则,市场流动性将维持稳健中性的主基调,资金利率中枢趋紧。预计未来央行将加强流动性精准投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基建、“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从目前商业银行债券发行情况来看,考虑到2021年银行业仍将面临一定的资本、拨备和流动性补充压力,预计未来商业银行债券发行力度不减。在监管层的支持下,创新型资本补充工具的发行主体或将持续扩容。
定向“滴灌”小微企业
小微金融债可实现三赢
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将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继续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发行小微金融债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常态化的融资渠道,同时,小微金融债还是商业银行定向“滴灌”小微企业的重要工具之一。Wind数据显示,去年共有40家银行合计发行51单小微金融债,发行总规模达3732.8亿元。
今年小微金融债的发行势头不减。今年1月份,共有10家商业银行合计发行947亿元债券,其中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规模达420亿元;2月份,共有7家商业银行合计发行156.1亿元债券,其中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规模达100亿元。今年前两个月,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的发行规模均是当月商业银行发债总规模中占比最高的。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几年都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提出较高要求,所以应该支持银行以更多渠道获取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增强银行支持服务小微企业的可持续性。银行通过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能够获取更多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有助于银行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
邮储银行(6.09 -1.14%,诊股)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朱微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行小微金融债,可以实现国家、银行和企业三赢。一是有力支持稳增长、保就业。二是有力引导银行资金投放。监管机构进行政策引导,例如,增加了“小微金融债对应贷款不计入存贷比分子项”的政策优惠,对于受资金和存贷比例制约的中小银行具有较强的政策吸引力。三是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