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庞宇
创新,既是数字经济的内核,也是驱动数字经济不断演进发展的动力。5G等通信技术的迭代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崛起,是数字经济落地应用的基础,正是这些技术创新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显然,关于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态势,不仅仅是宏观管理层面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与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的焦点。就此,《投资者网》与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改革四君子”之一的朱嘉明教授进行了一番深入对话。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改革四君子”,到当下的数字经济领域的权威专家;从身处庙堂之高献计献策,到数十年在全球各地专注于学术研究......这是朱嘉明辉煌70年人生的深刻写照。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看似平淡的1984年,其实是中国经济改革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这一年,还在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后并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的朱嘉明,与翁永曦、黄江南等中青年经济学家一起发起了被称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的莫干山会议,这次会议为当时我国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历史意义极其重要。当年的会议参与者,如今已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坚力量,无论从商还是从政,又或是学术研究,不少人早已名闻天下。
时至今日,作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先行者与实践者之一的朱嘉明,仍在数字经济、区块链等全球最为关注的新兴领域持续探索,并取得较大成就。
朱嘉明向《投资者网》表示,“当下我们正处于数字化、数字社会的急剧转换的时刻。区块链、数字经济、数字货币,其实是基于过去的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产生的,是一个经过长达七八十年,由坚实的科学技术和基础研究注入支撑的一个转型,它不是刚刚开始的,它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积累、巨量的投入。”
著名经济学家朱嘉明《投资者网》摄
数字货币与传统信用货币将长期并存
自比特币诞生以来,数字货币便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繁衍能力。发展到现在,数字货币大致可以分为中心化和非中心化两大类。
其中,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又分成机构性的数字货币(如J.P.摩根,Libra)和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非中心化,即无组织的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它的价值是通过“挖矿”的激励机制和“交易平台”实现的。
朱嘉明表示,“在这样的框架下,数字货币能否替代物理形态的货币就变成两个问题:一个是一般性的央行数字货币,在怎样的程度上来替代现金?另一个就是数字货币能否替代物理形态的货币?具体来说,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替代现金,本质上不是成本因素不是的问题,因为现在纸币成本是相当低的。真正的驱动力是那么,更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数字货币替代物理形态的货币的是大势所趋。现在所做的试验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历史性转型。”j
“当然,现在解释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它的第一个功能就是替代一部分现金,专业语言就是M0(流通中的现金),到底替代多少,难以得知。我们谁也不知道。替代的模式就是把央行的数字货币将来按照比例批发纷发给不同的商业银行,比如说工商行、中行、建行等等。现在,央行的数字货币选择的试点地区都是比较发达的地区,使用的人群也是社会主流群体,例如公务员。对于绝大多数边远地区来说,他们用智能手机来解决问题都很困难,又让他们使用基于智能手机APP的数字货币,这绝非易事。所以,央行数字货币的普及过程还会很长”。
因此,朱嘉明认为,“从长远来看,数字货币与传统信用货币相互影响,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并存。”
至于央行数字货币和其他数字货币之间是否会发生一种替代,朱嘉明给出的答案是:“非央行数字货币现在的年龄是12岁,央行数字货币年龄算起来才1岁,它们的技术技术基础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功能也都差异很大。当下不同国家对待数字货币的态度也不一样,就像在日本有日圆,将来会有日本央行的数字货币,也有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的流行。但是在中国,只承认一种形态的数字货币,就是央行的数字货币。
朱嘉明指出:由于各个国家对待非中心化数字货币的态度、法规和监管不同,所以,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比特币在世界范围内永远有它活动的空间,不存在世界上所有国家或者主要国家对广义数字货币统一的政策。也就是, 说非主权货币,非金融数字货币和主权数字货币、主权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会长期并存。至于这样的并存会持续多久,现在任何推算,意义不大。按照比特币的设计和约定,终极数量为2100万枚,可以维持到2140年,那离现在还很遥远。”
?
央行数字货币支付便捷性引热议
近期,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进入内部测试阶段,同时也开始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等城市进行试点,虽未正式落地,但已然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
对于普通民众来讲,数字货币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那么,央行数字货币在实际运用中和当前的支付方式相比有何区别,它在操作上的便捷性如何,成为了目前被广泛讨论的问题。
对此,朱嘉明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方式和电子支付两者并不排斥,“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叫DC/EP(英文全称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DC是数字货币的意思,EP指的就是电子支付,这就相当于把区块链技术和电子支付系统连在一起,这两者是并行混合的,不存在的哪个替代哪个的问题。只是将来最终支付结算的就不是现在的传统纸币人民币,而是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有太多的特点,数字货币首先是一串编码,根本不同于现在纸币上的号码,也不同于支付平台上的二维码。可以想像成就是一定规模的数字货币,比如说一千亿也好,一万亿也好,它们就是一千或一万亿个代码,而这个代码对应的就是每一个用户,所以这个代码是不可能被更改的,也不存在像人民币使用旧了之后要回笼的情况,那个代码不会回笼,那个代码永远会存在下去。”朱嘉明解释说。
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和流向是可追踪、全程留痕,且不可伪造的。“这个是有利于监管的,在我国特定的市场环境下,数字货币会大大地强化国家对金融货币的监管能力,每个人的支付行为对后台来讲,在技术可以实现绝对监督,如同机场登机之前的安检能力。”朱嘉明说道,“未来的世界,人们的经济行为是不是完全处于透明状态,可以按照逻辑和想象力去思考,具有巨大想象空间。只是,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那么紧迫,现在还是在试验阶段。”
如何看待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剧烈?
2019年,Facebook推出的虚拟加密货币Libra方案,最近,国际支付巨头PayPal宣布接受加密货币参与其结算系统,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到数字货币的战略意义。”到今天为止仅12年的时间光景,从市井小民,包括跳广场舞的退休妇女,到央行、企业家,政府官员,都知道了比特币,数字货币,这其实是罕见的历史现象,足以说明比特币所引发的社会改变。”朱嘉明说。
根据数字货币行情平台“Coin Market Cap”发布的数据,目前加密货币已经数千多种。“我们此时此刻谈数字货币的时候,又有很多数字货币诞生。数字货币具有强大的繁殖和繁衍能力”,朱嘉明表示,“比特币作为目前影响力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加密数字货币,是世界上可以被交易的一种资产,资产当然就有价格波动。正如上个星期世界上最大的结算中心PayPal同意比特币成为他们结算的一种工具后,比特币价格大幅增加。至于比特币为什么不断地波动,原因很简单,它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获取比特币成本的增加,比特币的全网算力在不停的增加,想要挖到1枚比特币的难度不断提高;另一个是对比特币需求的变化,疫情之后市场对比特币的需求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朱嘉明认为,“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杜绝炒币是不可能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和传统货币交易平台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因为比特币在数字货币交易中比重很大,而比特币唯有通过‘挖矿’产生流量,所以数字货币交易市场存在着其特殊的平衡机制。要强调的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波动不足以反映数字货币真实的价值波动。”
朱嘉明表示,我们现在处于数字化、数字经济包括数字货币、数字社会急剧过渡的时刻。从实践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大部分仍在构想和测试之中。
正如朱嘉明新作《未来决定现在》所言,“我们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唯有‘不确定’是‘确定’的时代。”在充满“非确定性”的大变局时代背景下,唯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憧憬未来。(思维财经出品)■
思维·对话
声明:投资者网&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