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全面三孩还需要有“三育”、就业和住房配套

2021-06-01 12:20:51来源: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是继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之后,中国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在当前背景下推出全面三孩政策,能否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需要哪些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未来有可能全面放开生育吗?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观察网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健。

宋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发展与政策、婚姻家庭与社会性别、老龄化与养老问题,她也是中国人口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三育”、就业和住房配套

经济观察网:全面放开三孩,需要哪些经济社会政策配套?

宋健:第一个方面是降低“三育”成本,也就是消减人们“养不起”孩子的顾虑。如果两个孩子都养不起的话,三个孩子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就更高,能不能有效降下来?

到目前为止,生育成本还好,养育成本因家庭而异、因人而异,教育成本的降低是需要国家系统政策配套的。从中小学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再到大学阶段的高层次教育,教育成本是“三育”中最高的,降低也更为困难。但如果这一方面的配套做好,对家庭生育意愿的支持力度也是最大的。

第二个是就业政策,既关系经济也关系民生。如果没有一个很稳定的职业,别说生孩子了,年轻人可能自己的生活都很难保证。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很多小微企业或者自主创业的个人,在经济上都遭受了比较大的冲击,有比较大的失业风险,所以从保就业、稳就业的层面上,相关政策需要更扎实、更精细化。

第三个层面是住房政策。现在很多大城市的房价太高了,中小城市可能稍微好一点,但是像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买不起房子基本成为年轻人的共识。

如果生两个孩子,大家还想着两居室能不能凑合一下,两个孩子性别一样还能勉强,但如果生三个孩子,对住房的间数、面积等整体要求肯定会增加。

住房相关的政策调整是有难度的,因为房价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如果房价不容易在短期内改变,能不能在租房的相关政策上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现在很多人租房会有流离漂泊的感觉,配套政策肯定跟租房也有关系。

还有,社会性别平等层面的配套也要推进。女性是生育的主体,如果要生三个孩子,能不能从女性就业到女性生育,包括生育之后的产假和恢复工作方面都有配套措施?

这个可能实施起来更难。过去生一个孩子,单位招人的时候觉得生育过可能就让人放心。全面二孩政策下,单位还担心你生第二个会不会影响工作。现在如果女性有意愿生三个孩子,她还要不要工作?从性别平等的角度,男性能不能充分参与到孩子的生育中?而不是让女性一方单独承担生育的责任和可能的后果,我想这也是后期要做的事情。

之前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时候,这些配套的支持措施都讨论过了,生育政策进一步宽松,更要求配套支持政策尽快落实,也更加有包容性。

经济观察网:七普的数据也引起很多讨论,包括低生育率、老龄化,在你看来,理想的人口结构是什么样的?

宋健:一般来讲,理想的人口结构应该是相对均衡和稳定的结构,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波动不要太大,这样保证未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供给。老年人口的比例不能太高,这样养老负担相对低一些。

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接近倒金字塔。在生育政策的推动下,2020年少儿人口的比例有所回升,这会对中间的劳动年龄人口造成更大压力,就是我们俗称的“两头沉”,总抚养比会更快上升。

老年人口的数量取决于历史上的出生,规模基本上可预期、不能改变,但是少儿人口规模与比例是跟新生人口有关系的,新生人口如果增加,老年人口规模也仍然很大,就会使中间的劳动年龄人口负担更重。

三孩政策效果不会太大

经济观察网:你判断全面三孩政策会有多大效果?

宋健: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首先表明国家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的态度,和生育政策进一步宽松化的态度。

但这个政策能不能取得效果,取决于生育主体对生育三个孩子的意愿和行为。按照我们以前的调查,在全面两孩政策下,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之间都存在差距,也就是说,两孩政策并没有充分利用,所以总体上判断,全面三孩政策的效果应该不会太大。

经济观察网:全面三孩实施后,从短、中、长期来看,分别会对人口结构有哪些影响?

宋健:短期来看,会造成更大压力,因为从结构上看,老年人口的规模和新增的少儿人口的规模累加起来,会对劳动年龄人口产生更大压力。

从中长期来看,新增的人口未来会进入劳动年龄,比如说15年之后,当然现在教育延长,可能得20年之后,这些新增的人口会转变为新增的劳动力,可能相对能缓解社会压力。所以人口结构的问题,不是立竿见影的问题,这一代新生儿,可能需要20年之后才能转变成劳动力。

在生育政策继续宽松化改革的前提下,对于劳动年龄人口压力缓解的相关措施,或者说对社会总抚养比的增加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经济观察网:过往很多年,我们都会提到人口红利,如果全面放开三孩,中国会迎接人口红利的到来吗?

宋健:我们现在说的人口红利,就是社会总抚养比特别低的那一段时间,抓住了机会窗口,实现了经济增长,就叫做人口红利。

如果三孩政策实施,至少在短期内它是造成“两头沉”的现象,所以它不是立竿见影的人口红利,可能是一个未来的人口红利。

经济观察网:你之前对六普的数据做过分析,从七普的数据来看,全面三孩政策是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最好的选择吗?

宋健:所谓最好是一个比较的概念,目前中国仍处于总人口规模庞大和结构问题突出的双重压力下,三孩政策应该是契合了目前的人口形势。至少在生育领域里,三孩政策会比二孩政策更宽松。

会全面放开生育吗

经济观察网:有可能全面放开生育吗?

宋健:生育三孩的政策仍然是有数量限制的政策,全面放开就是不限制数量,在现在这个时期,还有没有必要限制孩子的数量,专家在这上面是有分歧的。

从中央的决策来讲,全面三孩背后隐含的是,生育数量的限制仍然是有必要的,中国现在数量压力和结构挑战并存,所以我认为,数量压力存在可能是现在只出台了三孩政策的重要原因。

要不要全面放开生育,国家会有自己的考虑。如果全面放开,它可能会使家庭的差异性更大。三孩跟二孩相比,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家庭的差异性。

比如,原来普遍一孩政策的时候,可能百分之八九十的家庭就只生一个孩子,这是同质性很强的家庭类型,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个别。但是在两孩政策里,你就会看到有不生孩子的,有只生一个的,有生两个的,它的差异性已经在增加了。

当实施三孩政策之后,它的差异性实际上更大,所以某种意义上,孩子数量的差异会增加家庭的差异性。

首先表现在家庭规模的差异性,不说跟不跟老人住这种结构问题,就说核心家庭,传统的是三人家庭,现在可能会有四人家庭、五人家庭,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跟经济有关系,比如说经济上能承担;也可能是跟意愿有关系,特别喜欢孩子的趁着政策就把意愿满足了;也有可能是支持比较充分的,比如说老人特别愿意带孩子,甚至双方老人都能够参与。这背后实际上是家庭的差异化。

经济观察网:在生育二孩的问题上,城乡差异还挺明显的,全面三孩会不会加剧这种差异?

宋健:在过去的一孩政策里,包含了一孩半的政策,一孩半就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如果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可以生第二个孩子,所以全面两孩政策对农村生育水平的提升没有那么明显,是因为之前能生两孩的可能就生了。

那现在的全面三孩,在二孩的基础上多一个孩子,对城乡的效果应该都是一样的。

经济观察网:全面三孩政策能不能促进出生性别比的调整?

宋健:过去一孩半的政策,政策设计的理念、初衷是好的,但是有性别平等理念的缺失,老百姓可能会觉得女孩不如男孩,所以生了男孩就不让生了,但生了女孩还让再生,它背后隐含了男女不平等。

现在全面三孩的政策,对一般的家庭来讲,性别的选择性应该会更弱,所以有利于出生性别比恢复正常。

青年人要对自己负责

经济观察网:鼓励生育的大背景下,未婚、未育人群如何自处?

宋健:从国家的角度,意思很明确,希望提升生育率,所以政策上不断宽松化,但是对青年来说,他有自主权。

我们看到七普的数据,平均受教育年限普遍提高,大多数青年都接受过完整的义务教育,很多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于自己的人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

政策的驱动如果对你有效果,那也是外力,外力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如果你内心是一个喜爱孩子的人,三孩的政策给了你充分满足意愿的机会。但如果你觉得生活压力比较大,前面说的配套支持政策,是不是能够有效缓解青年人生活的压力、生育的压力?如果能够缓解的话,至少在三孩政策的宽松条件下,从不生到生三个,青年人的自由度更大了。

经济观察网:从1982年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到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三孩,人口政策应该如何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宋健:历史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能看到过去,有时候都不一定说能够看到历史的真相,看未来就更受局限,所以都是在当下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形势下,我们来做出判断,特别是一些政策抉择。

现在来讲,中国的人口形势,一方面是14亿的人口总量仍然有很大规模的压力,人口资源环境还处于紧约束状态中;另一方面是结构问题凸显,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持续低迷。

在这个背景下,中央做出这样的一个决策,一方面是延续了过去的数量控制,考虑了人口规模压力依然存在的现实;同时又在原有的数量限制上进一步宽松化,应该是考虑到了生育持续低迷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每一个阶段的人口政策都是兼顾历史的,也是着眼于现实的,至于未来会怎么样,随着形势变化还会有不断的调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