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寄递活体的相关细则却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通集团总部决定自5月5日起,采取三项整改措施。”陷入“宠物盲盒”风波的中通快递公司,5月6日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集团已经通报了关于成都荷花池网点违规寄递活体动物事件,并进行整改。
5月3日,中通快递旗下网点成都荷花池网点因违规寄递“宠物盲盒”,被媒体报道后陷入了舆论风波。5月6日,成都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邮政部门立即开展调查,将予以立案处理。
然而,此次闹得沸沸扬扬的“宠物盲盒”事件,却再一次揭开了活体寄递市场乱象丛生的一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尽管邮政法实施细则明令禁止活体寄递,但现行操作中已不再执行这个“老规定”。然而,在现行执行过程中,如何规范寄递活体的相关细则却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通致歉
所谓的“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然而,这种兴起于玩具市场的形式,却开始被一些不良商家打起了“擦边球”,用于清理商品库存。今年1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消费提示指出,“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
不过,当“盲盒”形式遇上了活体宠物,民众的“怒火”被点燃了。
5月3日,有网友爆料称成都市区某快递网点出现大量的“宠物盲盒”,不少小猫小狗奄奄一息。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了解,目前网络平台的一些商家以“售卖盲盒”的名义,将活体宠物快递给消费者。有消费者下单后反映,自己收到的宠物已经死亡。这种“带血”的生意,不仅影响了疫病的防疫,同时不人道,并游走在消费欺诈的边缘。
针对此次“宠物盲盒”事件,涉事的中通快递也发布了情况说明。
“获悉信息后,集团总部和四川省管理中心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经调查核实,这批活体动物系平台电商客户线上销售,中通快递成都荷花池网点违规揽收。”中通快递在说明中表示,“快递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建立在严格的寄递规范和安全管理之上,还需秉持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为此,中通快递向公众、媒体和客户诚挚道歉。”
此外,中通快递提出了三项整改措施:1、中通快递成都荷花池网点暂停快递揽收业务,全面自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调查;2、中通快递四川省管理中心寄递安全负责人停职检查,扣除其全年绩效奖金;3、中通快递在全网中心和网点展开“邮路安全培训”、“三项制度培训”、“《国家保护动物目录》培训”、“邮路禁寄物品目录培训”等专项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在情况说明中,中通快递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邮政局‘规范活体动物寄递’的具体要求,坚决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禁止寄递和限制寄递的有关制度规范,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活体动物寄递规范安全管理。”
活体可不可以寄递?
活体可不可以寄递?这是一个近些年来持续被讨论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下称《邮政法》)的实施细则,“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的物品包括各种活的动物”。这似乎给了上述问题一个否定的答案。
但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现行快递企业执行的过程中,活体寄递并不禁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邮政法》实施细则自1990年颁布实施以来,未再予进行修订。即便在《邮政法》本身迄今为止已经两次修订的情况下,实施细则却一直未变更。
“这就使得细则中原先的很多规定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特别是此次活体寄递,细则迄今依然禁止,但国家邮政局已经颁布其他条文来予以补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2020年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向全行业发出通知,要求规范活体动物寄递、严厉打击非法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切实保障寄递渠道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该通知要求,要严格规范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以外的活体动物寄递。各企业要在助力生鲜产品寄递,促进农产品流通和服务保障民生的同时,严格规范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以外的活体动物寄递行为,严禁收寄具有毒害性、攻击性、妨害公共卫生等危险活体动物。对于可以寄递的活体动物,企业应当要求寄件人进行安全妥善包装。在运输、分拣、投递环节,要将内件为活体动物的邮件快件进行有效物理隔离,在确保活体动物邮件快件本身安全性的同时,避免其他邮件快件污染、损毁。在投递环节,还应告知收件人邮件快件的内件属于活体动物,提醒其注意安全防范。
这一文件,又肯定了活体寄递行为。
事实上,目前活体寄递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了解到,目前不少网上活体宠物店,发货渠道均通过快递公司。
“目前航空、铁路、公路都有活体动物运输服务产品。”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为了保证卫生安全,托运人需要提供当地动植物检疫部门的免疫注射证明和动物检疫证书,填写活体动物运输托运证明书等,承运人也要具备活物运输资质。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需求的产生,相关的法律规定也需与时俱进。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