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倍感焦虑的大学生们,你可曾关心过自己的心理,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今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有些特殊,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延续了几个月,大学生们居家上网课,正常学习生活规律、人际交往被打乱,和父母朝夕相处,一些矛盾也越发显得突出,大学生们在直面这些状况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某些心理困扰。
20.3%受访大学生遇到过心理问题一项针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学生遇到过心理问题。而据教育部相关调查,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占已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
这也提醒我们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们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爱国家。
我们从数据调查中可以看到以下特点:
在受到心理困扰的大学生群体中,患有抑郁症的学生占比相对较高;拥有不良家庭关系或亲子关系的学生占比较高;研究生的数量目前虽然占比不高,但已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和大家普遍认为的“成绩好心理就健康”的理念不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受到心理困扰的也占有一定数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同寻常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较强都使得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变化。
或者说,大学生是处于心理发展的疾风暴雨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最不平静的阶段。而这个阶段,由于缺乏对自身成长的科学认识和正反经验,他们的内心又交织着各种矛盾。
目前的现状是,不少大学生缺乏对基本心理知识的了解,不知如何驾驭自己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导致大学生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主要原因有:
01 无法适应角色的转换和新环境没有学习目标和动力
在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后,终于如愿进入大学校园,他们往往如释重负,因为父母给他们定的目标就是考上理想大学,一旦考上,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不知道上大学只是途径,不是终点。
02 学习压力大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们感受最深的压力就是学习的压力。过重的学习任务、过多的学习头绪,以及各种考试、写论文,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而学习压力要持续整个大学阶段,因此给大学生们心理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
03 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
对大多数2020年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新冠肺炎这个原本陌生的词汇,将伴随他们曲折的求职经历一起铭刻在记忆中。
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调整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容乐观,这不仅会对应届毕业生心理产生影响,也会波及其他同学。
04 不知如何处理与同学的关系
总体上,大学生人际交往意识增强,但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调查显示,当问到“你对自己的社交才能、否有信心同学选择”时,61%的选择“不太自信”,19%的选择 社交举止、社交谈吐是不自信”,只有少数“比较自信”。
由于交往能力较差,交往方法不当,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很多同学感到“交往困难”、“知心朋友很少”。
05 不知如何处理恋爱、情感问题
大学阶段的恋爱纯粹而美好。但由于感情生活经历的不足,对恋爱中两人关系的把握和精力分配理解有所偏差,他们不但没有品尝到爱情的甜美,相反让自己深陷感情的漩涡,剪不断理还乱。
这些问题都会使大学生逐渐滋生自卑、焦虑、烦躁、偏执、抑郁,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还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心理和生理一样,都会生病。产生心理问题并不可怕,首先要接受现实,坦然面对。
大学阶段出现心理上的各种困惑只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状态,不必过于恐慌,就像对待身体生病一样科学面对,既要重视,又不能道听途说,盲目从网上搜索对照症状,给自己诊断患了什么病,自己吓自己。
以下是《人民日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源自新浪微博@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耿医生说
我们每个人,不是完人,只是凡人。所以大学生们,请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当你看到了只属于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时,就会赞赏自己的不同之处。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扮演着独特的角色,记得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