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谁是中国便利店第一城?东莞人均便利店数量第一

2020-08-13 18:00:31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便利店是城市高效运转的毛细血管,也折射着城市的商业成熟度。

内循环、扩内需的背景之下,作为刺激线下消费的重要场景,便利店的扩张步伐日益提速。8月11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的通知》,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力争在2022年实现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总量达到30万家的目标。

这并非便利店的国内发展之路首次“亮起绿灯”。近年来,北京、福建、陕西等地相继出台了推动便利店发展的配套政策。自2019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便利店更是成为了商务部和各地政府在提及扩内需、促消费时的高频词。

当下,中国各大城市便利店的分布格局如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了“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从发展指数、增长率、饱和度、24小时营业等维度勾画出全国36个城市的便利店版图。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该指数发现,一方面,大部分城市便利店仍保持高速扩张势头,2019年便利店增长率超过10%的城市占到所调查城市总数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全国各城市之间便利店发展差距也在拉大,东莞人均便利店拥有数量已经是北京的7倍。另一方面,便利店市场已出现明显的下沉趋势,一线城市发展显著放缓,以西安、东莞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及部分二、三线城市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便利店市场向二三线下沉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城市间的便利店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一个重要现象是,便利店发展已出现明显的市场下沉趋势。由于一线城市房租、人力成本的持续高企,便利店的经营压力空前巨大,一线城市的便利店发展指数不及二、三线城市。与此同时,二、三线城市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便利店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可观。

总体发展指数上,2019年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厦门、太原、东莞、长沙、北京,北京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前五名的一线城市。然而在2020年疫情期间,作为北京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份额最大、也最具名气的本地连锁品牌,全时便利店在北京区域所有门店突然全线关停,使得北京的便利店行业规模受到较大冲击。

门店资源日益稀缺、竞争压力增大,一线城市的便利店市场发展空间愈发有限,这种现象同样体现在子指标上。增长速度方面,除北京外的三个一线城市全部排在十名开外,西安2019年的便利店增长率高达24.6%,位列36城之首。饱和度(城市总人口数/2019年该城市门店总量)方面,东莞成为全国人均便利店最多的城市,每1242个东莞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这一数字分别是8889、3769、2803和1731人。换言之,东莞人均便利店数量近乎北京的7倍。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人均便利店数量第一的东莞,正是下沉市场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被称为“中国第一连锁便利店”的美宜佳就诞生于东莞,目前其门店数量超过“全家”等日系便利店品牌近10倍,成为门店数量最多的本土便利店企业品牌。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便利店正呈现出区域化、连锁化、集中化的高速发展态势,地域性龙头企业正在向全国加速辐射。一方面,全家、7·11等日系便利店品牌多以国内一、二线城市为重点目标市场,进入三、四线城市相对谨慎;另一方面,以成都的红旗连锁和舞东风、东莞的美宜佳、浙江的十足、河北的365便利店等为代表的地域型便利店选择深耕稳扎本土,并寻求向全国扩张。从企业发展战略讲,正是由于日系便利店品牌更加看重一线城市,本土便利店品牌才得以拥有巨大的下沉市场。

成都80%便利店“不打烊”

便利店的亮灯时长,与城市夜经济的活跃度息息相关。

地理位置及气候是影响各城市24小时营业便利店占比的主要因素。

南方城市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占比相对较高,气候条件则成为北方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哈尔滨、长春、银川的24小时便利店占比仅分别为15.58%、15.24%和10.81%,排在倒数三名。在这一指标上,成都24小时便利店比重在36城中位居首位,80%都实现了24小时营业。

24小时便利店常被称作“深夜补给站”。市民在夜间的消费习惯,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一座城市24小时便利店的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讲,10家便利店里有8家实现24小时营业,充分折射出成都夜经济的繁荣。

夜间经济已成为提振城市消费能级、恢复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疫情期间,成都率先在全国拉开了户外经济、夜间经济的帷幕,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烟火气。微信支付近日发布的《8.8智慧生活日消费数据报告》显示,成都在全国夜间消费活跃城市中排名第五,便利店、快餐、超市消费更是占据夜间消费榜首。

实际上,便利店24小时经营不仅满足经营者的补货诉求、消费者的应急需要,还凸显着维护城市安全的社会价值。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一个安全而有活力的城市应确保街道有人监视。“达到这种监视的条件是要在沿着人行道的边上,三三两两地布置足够数量的商业点和其他公共场所,尤其是晚上或夜间开放的一些商店和公共场所。例如,商店、酒吧和饭店能够以不同的、综合的方式维护人行道的安全。”而24小时便利店的存在,便可以承担起城市“夜间守望者”的角色。

如今,便利店俨然成为现代城市公共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已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项民生工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9年末,我国便利店行业市场渗透率达到10407人/店,而日本便利店行业市场渗透率为2208人/店,接近中国的5倍。按照这个标准,2019年36城中只有东莞、长沙、太原、深圳的渗透率超过日本,其余32城都远低于日本平均水平,便利店市场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在内循环、扩内需的大背景之下,“便利店+”也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之一。便利店+餐饮作为最典型的模式之一,目前已成为品牌连锁便利店的标配。未来,随着便利店在中国各大城市中进一步扩张,“便利店+”模式也将衍生出更丰富的消费融合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