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刚刚!易纲重磅发声 2021年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宏观杠杆率可基本稳定!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存款管理

2021-01-09 12:19:32来源:券商中国

新年伊始,央行行长易纲就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发表最新重要讲话。

1月8日,据新华社消息,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就2021年金融领域热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易纲就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宏观杠杆率、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作出最新回应。

先看易纲的重要表述:

1、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2、疫情期间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退出问题较小。

3、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放慢,预计今年可以回到基本稳定的轨道。

4、通过深化LPR改革推动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存款和异地存款的管理,维护存款市场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5、2021年将继续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注重预期引导。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6、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

7、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转变开放理念,推动系统化、制度化开放。

8、要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风险防控体系。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维护好金融稳定。

9、金融系统将进一步强化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型的现代金融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支持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

10、继续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引领作用,支持银行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券,推广供应链票据和应收账款确权,促进企业发债融资。

中国货币政策退出问题较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对于2021年的货币政策,易纲表示,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具体来说,在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在结构方面,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同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针对市场担忧的疫情阶段性政策退出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易纲强调,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因此,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退出问题较小。

随着今年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在经历了去年宏观杠杆率显著上升后,今年宏观杠杆率有望企稳。易纲称,从宏观上,要稳住宏观杠杆率。2020年,疫情冲击使GDP增长率较低,使得我国宏观杠杆率,也就是总负债和GDP之比明显上升。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放慢,预计今年可以回到基本稳定的轨道。

除稳定宏观杠杆率外,易纲还强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要稳妥处置个体机构风险和重点领域风险,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风险处置过程坚持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完善风险处置长效机制,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加强行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存款和异地存款的管理

在日前召开的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上提出,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易纲也就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发表看法。他透露,2021年央行将进一步疏通LPR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通过深化LPR改革推动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存款和异地存款的管理,维护存款市场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健全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针对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显著升值,易纲回应称,去年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主要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基本面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同时,人民币汇率呈现较强走势也和美元指数走弱有关。2020年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较好地起到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提高了货币政策自主性。

易纲表示,2021年将继续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注重预期引导。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央行工作会议也就金融落实碳中和提出部署。易纲表示,中国的绿色金融起步较早,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居世界第二。下一步,关键是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

为此,易纲提出,要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

一是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做好统计、评估和监督等工作;

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对社会公开披露碳排放信息;

三是构建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增加碳减排的优惠贷款投放,科学设置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等;

四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建设碳市场,发展碳期货;

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绿色金融标准要“国内统一、国际接轨”,争取年内完成《中欧绿色金融共同分类目录》。

此外,在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易纲透露,下一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转变开放理念,推动系统化、制度化开放。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各项配套制度,促进监管模式和制度体系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统筹推进金融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

扩大开放之后,相应的金融监管必须跟上。易纲强调,要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维护好金融稳定。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