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截至1月11日,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华联合、安华农险等保险公司相继落地了期货版生猪价格及收益保险项目。
生猪稳产保供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及猪肉产量都位居世界首位。近两年,生猪养殖业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产能下降,出栏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生猪养殖户复养的积极性较高,但却受到生产资料端(小猪和饲料)价格上涨、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及风险对冲工具等因素影响,生猪养殖户及养殖企业仍面临着较大的养殖风险。
2016年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5年对“保险+期货”做出重要指示,提出逐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2019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探索开展“农业保险+”,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权)等金融工具联动,不断实现对“保险+期货”模式的创新升级。平安产险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实质上是在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为了解决既要确保农产品供给,又要防止价格大幅波动伤及农户及企业的问题,保险机构携手期货行业融合各自风险管理优势,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分散的新型农业保险。
为此,保险公司相继进行探索和实践。平安产险推出了生猪“保险+期货”模式,联合生猪养殖户、期货交易所、证券期货公司等多方力量,以期货市场价格(非现货市场价格)作为保险产品中的“价格指数”确定目标价格和赔付标准,更加精准反映未来市场预期,提高保险设计的精准度,有效保障生猪养殖者收入稳定;同时,引入同在期货市场有相应产品的生猪饲料价格,帮助养殖户及时了解未来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减少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降低养殖风险。
1月8日,平安产险成功落地了首单期货版生猪价格及收益保险项目。据了解,目前,平安产险已经在青岛、河南、四川等地区落地试点期货版生猪价格及收益保险项目。
例如,在青岛莱西,平安产险落地政策性生猪价格保险,由当地政府对项目保费补贴60%,养殖户只需缴纳40%。根据本次试点规模,养殖企业的1600头生猪获得价格保险,提供风险保险480余万,财政补贴效应放大24倍。河南作为全国生猪出栏大省,广大养殖户深受“猪周期”困扰,生猪价格频繁大起大落,由于缺少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养殖户往往盲目扩产,易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平安产险承保了当地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提供超300万保额,可有效化解因市场生猪供应量上升及需求下降导致的价格下跌风险。
据中国太保介绍,早在2019年初,太平洋安信农险便开始与东证期货、永安期货、光大期货等机构进行多次专题研讨,模拟演练“保险+期货”方案的可行性,多次调研听取养殖户的意见,最终确定的保险方案为普通亚式看跌方式,保险价格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的主力合约价格挂钩,保险公司借助期货和期权工具实现风险对冲,当生猪期货价格下跌到保险目标价格时,被保险人获得相应赔付。1月8日,上海首单生猪“保险+期货”价格指数保险在太平洋安信农险上海分公司落地,投保人为上海沙龙畜牧有限公司。
太保产险亦率先在山东、四川、上海等多地出单生猪“保险+期货”价格指数保险。例如,中国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及浙商期货的联合推动下,生猪“保险+期货”山东首张保险单在济南市长清区顺利出单。项目承保生猪1000头,折合重量110吨,以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公布的生猪期货基准价为依据。保障价格以生猪期货挂牌价格为基准制定的30675元/吨,保险金额337.43万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庹国柱认为,我们国家是生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在当前形势下,生猪期货品种的上市对稳产保供具有重大意义。
平安产险介绍,公司将继续优化生猪期货保险制度、业务流程和承保理赔实务要求,重点关注试点效果、确保项目质量,推动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可持续发展;同时,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探索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农业保险产品,服务农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保险行业持续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比如中国太保在全国率先开展绿叶菜价格保险、鸡蛋“保险+期货”价格保险、广西糖料蔗“保险+期货”价格保险、农作物收入保险。这些保险为平滑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季节性波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做出众多探索,为农业保险从保自然风险向保市场风险拓展积累了经验。
(作者:李致鸿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