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常识:下蹲后站起头晕是贫血吗?关于贫血的常见误区,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贫血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病症。据悉,全国第四次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平均贫血发生率达到20.1%,其中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人群贫血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期贫血如果不加干预,会导致脏器供血不足,脏器功能下降,从而易致早衰,影响免疫系统,还会增加脑梗、心梗,甚至癌症的风险。贫血虽然常见,但大家对它的“误解”也不少,而这些误区则不利于纠正贫血状态。
1:关于贫血的常见误区
下蹲后站起头晕,是贫血了?蹲久了,突然站起来头晕,估计每个人都遇到过,很多人认为这是贫血的征兆。实际上,蹲久了站起来头晕并不一定是贫血,因为贫血症状的发生与姿势变化无关。而若因姿势的变化而出现头晕,则可能是短暂的体位性低血压、耳石症等病。
贫血的可能症状
① 轻度时可能有头晕、乏力、困倦、面色苍白、指甲泛白、舌苔淡白、注意力不集中等;
② 中度时,在前面基础上还可能有手脚冰凉、畏寒易病、食欲减退、失眠健忘、胸闷气喘等;
③ 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发生气喘、心悸、心动过速、昏厥以及上述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做个血红蛋白检测: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指数低于正常下限~90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指数89~6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指数59~3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指数<30g/L。
贫血了,食补就好?食补就是补铁?
(1)应不应该食补,看情况
很多人一出现贫血,第一反应就是食补,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首先,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是指人体外周血液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值时出现的一个症状表现。大部分贫血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另外,像女性月经量过大、长期痔疮出血、慢性肝肾疾病,亦或是恶性肿瘤等,因“出血量较大”都可能会导致贫血。所以,查出贫血后,一定要进一步明确病因,再对症治疗。
(2)食补,补铁还不够
贫血是全身性的营养匮乏,光补铁是不够的,也有可能是缺乏以下几种营养素:
① 铜元素:可以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和运输,还能够在肝脏内合成铜蓝蛋白,从而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日常可适当食用口蘑、香菇、蚕豆、黄豆、蟹肉、紫菜等。
②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物质基础,缺乏蛋白质相当于造血原料不足。优质蛋白质多存在于豆类、肉类、蛋类、奶类等食品中,搭配起来食用更为合理。
③ 叶酸和维生素B12: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时,骨髓中幼红细胞分裂增殖的速度就会减慢,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并且导致不成熟的红细胞大量增加,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猕猴桃的叶酸含量高达8%,可适当食用,另外还有各类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维生素B12则多来源于动物肝脏和肉、蛋、奶类食品。
④ 维生素E:维生素E能促进红细胞的合成,保护红细胞血管壁的完整,延缓细胞的氧化衰老。缺乏维生素E时红细胞的寿命缩短,可能出现溶血性贫血。平时可以多吃些压榨植物油、杏仁、榛子、胡桃、花生、玉米、小麦胚芽等。
另外,还要注意补铁最好选择动物性食物,不但含铁量高,吸收利用率也较高,而植物性食物如菠菜、木耳等则相对较低,吸收利用率也要低很多。至于像红枣、红糖这类则铁元素含量很低,但从中医的角度,其能益气、健脾、和胃、活血、散寒,这对于补血又是有益的,当做调理贫血的滋补食材也没多大关系,但不要过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