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第二次台海危机”中,厦门险被美国核武器打,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1958年7月,在美国、英国先后出兵侵略黎巴嫩、约旦之际,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支持下,企图此形势,开始“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
1958年7月17日,蒋介石下令其陆、海、空军处于特别戒备状态。国民党军开始连日组织军事演习,出动飞机对大陆沿簿地区进行侦察挑衅,一些高级将领到金门、马祖活动,金门岛上的炮兵还轰击福建沿海村镇。
针对此,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迅速作出了加强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决策,指示空军和地面炮兵立即行动,空军转场入闽越快越好,地面炮兵和海岸炮兵封锁金门及其海上航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海军、空军、炮兵及福州军区迅即调动部队,调整部署。至8月中旬,福建前线部署了地面炮兵36个营、海岸炮兵6个连共450余门火炮,海军高速炮艇4个中队、鱼雷快艇3个大队、猎潜艇2个大队共80余艘舰艇,空、海军航空兵9个团卫2个大队、1个中队共200余架飞机。从7月27日起空军航空兵还进行了几次空战,击落击伤敌机10余架,基本上夺取了制空权。
金门炮战战场照片
1958年8月23日,震惊世界的“金门炮战”打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国民党军指挥机构、炮兵阵地、仓库等重要军事目标进行首次实掩大规模炮击。此役炮击持续2个多小时,毙伤守军600余人,击伤大型货轮1艘。
此次炮战以日期为名,台湾方面称为“八二三”炮战。而在历史上将此次炮战时间1958年8月23日至1958年10月5日这段炮战高峰期,称之为“第二次台海危机”。而这场炮战也成为世界军事史上最长的以炮战为主的战争,历时二十一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突然打击,不仅让蒋介石的台湾统治遭受到了重创,岛内一片人心惶惶,而他的盟友,美国更是心急如焚。台湾在当时,被美国视为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的“桥头堡”,在军备和财力上都给予了最大支持。遭受了中共武装力量的猛烈打击,美国政府迅速做出了“威胁论”的判断,美国军方则积极策动起来,妄图在失败的朝鲜战争后,再度与中共一搏。
不过这次的交锋预案,不再是如同过去在战场上直面相对,而是更为阴冷与残酷。美国军方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计划动用核武。这也是第二次企图对中国使用核打击。
其中的原委,在2008年4月30日,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公布了12份冷战期间的文件原原本本的显露了出来。解密档案证明,在1958年8月解放军炮轰金门期间,美国军方高层拟使用核武器攻击厦门。
12份文件其中有两份直指中共政府,它们分别是第十号文件《5次国际危机中的美国空军0958-1965)》和第十一号文件《美国空军在1958年台海危机中的行动》。美国军方准备用核武器攻击中国大陆的计划,在这两个文件中均有涉及。这批文件被《华盛顿邮报》报道,而美国空军对这批文件的公开则保持了沉默。
内森.特文宁
当年,金门炮战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东西方阵营的对峙趋于临界期状态。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小规模的军事较量不断,大陆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而根据美中情局的情报判断,大陆在结束了朝鲜战争后,经过休养生息,便会将因为“抗美援朝战争”被暂时搁置下来的“解放台湾”再度放上议事日程,大陆武装力量对台湾的致命打击必然将在段时间内发生。美国军方鹰派代表,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内森.特文宁上将便力主首先对大陆使用核武器。同样,在那个年代,与特文宁有相同看法的美军官员人数很多,这与核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美军战略中的地位密切相关。
美军关岛安德森基地一角
文件指出:“ 8月中旬,战略空军指挥部命令关岛的5架 B一47轰炸机处于警戒状态,为前往厦门附近执行核攻击做准备。战略空军指挥部通知下属机构,一旦冲突升级,5架轰炸机将使用1万吨到I. 5万吨TNT 炸药威力的战术原子弹(当量与广岛原子弹相近) ,对厦门的机场进行空袭。"
但事实上,在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率先开始发动了金门炮战后,美军并没有按照美空军预设的战争计划对大陆进行核打击,这是为什么呢?
从解密文件解读,是艾森豪威尔没有批准这项“惊天动地”的作战计划。时任美海军作战部部长的阿里.伯克上将要比特文宁冷静得多。他曾对美空军菲尔特将军说:“参谋长联席会议坚持在大陆的敌对行动一开始就使用核武器,但总统可能不会同意。"
阿里.伯克
伯克上将的判断并非没有道理,自1958年3月31日起,苏联宣布单方面停止任何类型的核武器的试验,为取得外交上的主动权,美国必须限制核武器的使用,尤其是在政治敏感的台海地区。
果然,在随后的8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白宫与高级幕僚们开会,他宣布了他的决定“不在台海地区使用核武器,并用常规武装力量援助台湾"。四天后,他派空军混合打击力量支援远东,并再次告诉参谋长联席会议:“即使金门被轰得底朝天,我们也不要急于使用核武器!"
艾森豪威尔
由美国历史学家伯纳德.诺尔蒂在1968年撰写的文件中证实,美空军库特尔上将对艾森豪威尔不同意对大陆进行核打击的做法深感失望,在得知空军要在台海打常规战争时,他把总统的决策称为“灾难"。他对空军副参谋长说:“美国要么使用最有效的武器(核武器),要么别参与台海冲突!”
解密文件显示,艾森豪威尔对其决策是这么解释的核武器有其固有的缺点,虽然能杀伤对手,但其辐射尘将对台湾海峡地区造成极大的伤害。历史学家们后来分析,其实更深的原因应该是,如果美国遭受到了“核报复”怎么办?显然,当时的政府是无力对自己国家民众和世界舆论交待的。从冷战高峰期的国际形势分析,艾森豪威尔担心的可能正是当时东方阵营中两个大国的盟友关系,中国和苏联,而苏联核力量的威慑也是美国坐立不安的原因。
【上图为1960年当时参加八十一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的合影,此后中苏分道扬镳。左起依次为米高扬、刘少奇、赫鲁晓夫、邓小平、科兹洛夫、苏斯洛夫、彭真】
今天的历史进程已经知道,中苏关系的裂痕的关键其实就是发生在1958年年底,且此次金门炮战,中方作为国家主权内政,并未事先与苏方通气。可以说,中苏关系“蜜月期虽临近结束,但双方的分歧尚未公开。而且,早于炮战前的1958年7月31日,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北京,这次访问反而让外界包括美国的情报分析都认为,“解放军后来炮轰金门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但就是这种虚虚实实的政治烟雾,让美国人不得不出于谨慎的考虑,搁置了原先的“核打击”预案,人间终止了一场“并未发生的惨剧”。尽管艾森豪威尔和美国军方在早些时候已针对苏联的核武(假设苏先发制人使用对美核打击)制定了 “大规模报复战略",但美国还是预判如果核战争爆发,打贏苏联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度量之后,艾森豪威尔放弃了美军高层的“对中国进行核手术”的计划。
而中国,美丽的厦门,也因此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躲过了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