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传:健身只喝功能饮?对你可能没啥用,还有过量风,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功能性饮料中的营养素,并非多多益善。
「凡饮料皆功能」是个趋势,但仅从健身角度来说,功能性饮料中的营养素,并非多多益善。
至少在「解口渴更解体渴」上,补水并不需要大量电解质。《英国医学杂志》BMJ曾提到,低强度运动者饮用电解质运动饮料,反而有钠摄入过量的风险,而盐和水的组合就足以补充运动时大量流汗而流失的盐分。
除此以外,功能性饮料「快速供能」的背后,是大量的精致糖,一罐红牛里的糖分,等同一罐普通可乐。事实上,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能量饮料品类将会受到水和茶的威胁,因为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渐远离含糖饮料。
功能性饮料,可能不适合所有健身者。
■ 甜味苏打水与功能性饮料的糖分对比
来源:University of Iowa Stead Family Children’s Hospital
运动饮料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补水」和「供能」两个方面。
其中,电解质运动饮料,是通过添加钠、钾等电离子,以补充由于运动中造成的大量出汗而流失的盐分,以及延长水分在血管中的停留时间以达到「补水」目的。
用最笼统的概念来说,电解质饮料的原理就是「盐+水」。
然而普通的运动者,是不需要靠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的。这额外添加的电离子,反而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英国医学期刊(The BMJ)》中教授Timothy Noakes提到,在健康饮食下,正常的人体机能足够应对运动中少量电解质的流失。对于普通运动者来说,由于消耗电解质较少,饮用运动饮料可能会造成钠元素等电解质摄入过量。
电解质过量,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荷。有高血压、胃部疾病、肾脏功能异常、骨质疏松的运动者,尤其不适合喝运动饮料。
甚至就目前而言,也并没有足够科学研究可以证明,电解质饮料有更好的补水效果。
《英国医学期刊》深入研究了108篇关于运动饮料可以帮助补水的文章,发现这些研究质量普遍偏低,样本量小,并且存在较大的实验者主观因素影响,并不能有说服力地证明这些实验理论。
大多数运动者,和纯净水就足以补充水分。而电解质饮料的「补水」功能,更像是饮料公司的一种宣传策略。
教授Noakes就曾与一家运动饮料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运动饮料。他提到,运动饮料公司需要树立一种「人体机能,不足以满足运动需求」的概念,夸大人体对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然而事实上,教授Noakes说,“脱水是人体运动时的正常生理反应。人体丢失水分,人就会口渴。人口渴,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
另一方面,功能性饮料「快速供能」,常常是通过添加大量糖分来实现的。这是因为糖分能够迅速提升血糖含量,缓解疲劳感,但糖的过量摄入也是致胖的关键因素。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5年该品类的全球市场规模超过了380亿欧元。但研究也发现,因为健康原因,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渐远离含糖饮料,能量饮料品类将会受到水和茶的威胁。
事实上,健身者喝下一瓶600ml的佳得乐运动饮料或一罐250ml的红牛的同时,便摄入了超过30克的精制糖和碳水。这一瓶运动饮料中含有的三十多克碳水,相当于一碗150克的白米饭的碳水含量。
■ 功能性饮料的营养成分
科学研究也证明,这些高糖高碳的功能性饮料,与碳酸饮料一样有「增肥效果」。
在《肥胖》医学期刊中,研究者曾在2004年到2008年跟踪调查了4121名女性和3438名男性儿童及青年消费者。数据显示,参与者每天运动饮料喝的越多,4年里肥胖指数(BMI)的增幅也就更大。
换句话说,健身者在喝下能量的同时,可能也喝下了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