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认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防控,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从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到地方文件,天津市教育两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控的通知》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不难看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越来越被关注。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一个鲜活的生命的消失,我们在注意到的同时,也应该反思,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在哪里。
随着学生精神压力的逐步增大,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足够健康,这是根源上的问题。小到社交恐惧/胆怯,大到违背道德和法律,这都和我们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欠缺有关。
中北大学学生坠亡官微消息
人是由身体和心理两部分组成的,要想有一个健康完整的大学生活,就必须要实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就是身心健康。一个人的身心是否健康,从小开始就会形成,而家长和老师一味的只看重学习成绩,而没有强调中小学时期的心理素质教育,再到大学的时候,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基本已经成形了。所以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提前开设,现在的孩子普遍偏向于早熟,但是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却又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当自身的能力和心智无法支撑想法的时候,很容易对心理承受力较差的孩子造成打击。
在很多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有时候和体育美术课程一样,不被学校所关注,或者是教育方式的问题,也导致不被学生所看重,很多人当成了一堂无关痛痒的课程。早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学龄儿童但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会送去书斋或者请来私塾先生,教授《孝经》《弟子规》《三字经》诸如此类的通识书籍,在教育孩子们基本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即仁、义、礼、智、信、勇、恕、诚、忠、孝、悌;而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从儒家思想提炼出来的精华,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尤为重要的课程,既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健康的心理会引发出很多恶劣事件。近年来,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国家也越发看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多心理健康机构也相继产生,比如安徽阳光心健,就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心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上,为各类院校搭建合适的心理教育中心,也不断通过心理大数据云平台系统化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危机的预防,传播个人成长的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大数据云平台(心理云平台)
社会的接纳和关注、家长的耐心和引导、老师的教育和疏导,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身心健康的培养,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基石,也是为祖国的未来打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