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第一部《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发布,都说,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2019年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聚焦“心理健康”,从学术视角研究和分析2017~2018年我国国民及各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国民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作为国内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从多角度呈现了我国当前国民心理健康的现状与趋势,并为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国民心理健康需求大,超七成民众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近年来曾三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感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
然而,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又如何呢?对“你觉得获得心理咨询服务是否便利”这一问题,有74%的受访者认为“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针对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调查显示,国民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后面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依群体而异,女性心理健康素养略高于男性蓝皮书认为,心理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素养影响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和应对,我国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依群体而异。
2017~2018年的调查显示,女性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略高于男性,25~45岁年龄组的群体素养高于其他年龄组,东部地区略高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调查还发现,心理健康的知识得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无关,而心理健康的技能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心理学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各方面均有促进作用。
在常见的心理疾病知晓率的考察上,公众知晓率高于90%的是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自闭症(孤独症)。公众知晓率不足50%的是读写困难和惊恐障碍。
图文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