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黄继光的战友,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马旭,捐献,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物质财富是有限的,总有花完的一天;精神财富是永恒的,可以代代相传下去。
1000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生中都无法拥有的巨款。如果有了1000万,你会怎么安排花销?买房,买车?外出旅游?
年近90岁的马旭老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她和丈夫颜老去银行,第一批次转账300万元,引起了工作人员警觉。因为老人年龄大,转账数额巨大,银行人员在稳住他们的同时,赶紧报警。警察来了后进一步了解,又多方核实,才确认了事情的真实性。
后来马老和颜老,又陆续转账700万,一共1000万。
新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黄继光英雄的战友,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的马旭老人,将一生积蓄都捐献给家乡。
马老的丈夫颜老也是军人,他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当初两个人结婚的时候,马老就谈到,我们以后要节约点钱,支援家乡。
老人始终认为,是家乡父老的帮助,把他们送出来当兵,才能有今天。作为回报,她要把毕生积蓄捐给家乡教育事业。
14岁出去当兵,如今已是87岁高龄,马旭老人的初心一直没忘。
01那么,这1000万是怎么来的呢?
普通人过日子,无非是衣食住行,此外还有旅游、健康等支出。
衣服方面,马旭老人习惯了部队的军服。即使早已离休,她最爱穿的依然是那身迷彩服,最常做的还是和老伴颜学庸一起看战士们训练、打拳。外出的时候,也总是一身空军迷彩,在老人看来,这就是最好的服装,很耐穿。
她穿的是部队发的胶鞋,“质量好,穿个三四年还穿不坏”。如果有破洞,拿块布补一下就可以,如果侧面开胶了,用胶水粘上就好。
老人说,她也有新鞋,出远门才穿,平时还放在柜子里保存着呢。只是这双“新鞋”,是马老几年之前在市场上花15元钱买来的。
马老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园,里面种着各种菜,院子里还有几棵果树。颜老说,平时我们自己种菜,这样既能节省买菜的钱,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他们平时吃的,也就是土豆啊,速冻食品啊。把几种菜切好,放在锅里一起煮,再放点盐拌一下,就成了配菜。
这么简单甚至是清淡的饮食,营养够吗?两位老人争相说,我们是医生,吃得虽然简单,但摄入量能够满足身体机能的基本需求,少吃一些油盐或者大鱼大肉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你看我们都80多岁了,身体还不错呢。
老人看上去很简朴甚至有些寒酸,实际上,这是一种习惯了节俭的生活。生活上的“小气”,并没有带来任何负面影响,还不耽误攒钱。
02马旭所在的空降兵部队,是英雄黄继光生前的部队。
她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和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
“战歌如雷,马达怒吼,英勇的空降兵深入敌后……”
为了跳伞,马旭在结婚后的第二个月就做了节育手术,一生无子女。老伴颜学庸说:“一方面是马旭身体很瘦小,怕她吃不消。另外一方面,如果有孩子,几年都不能工作,在空降兵几年不工作,我们都做不到。”
为了帮助空降兵在着陆时避免扭伤,马旭和丈夫颜学庸潜心研究,创新开发出“充气护踝”。此后,马旭又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
老人年龄大了,离休不离研究,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却依然在攀登。她与颜老刊发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科研体会,有一些研究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这些发明创造获得的报酬,马旭老人也全部存了下来,成为了一千万元中的一部分。
“我们基本上没有花销,再加上我们两个人每个月的离休金,和一些补贴,存在银行几十年,利滚利,刚刚好凑够了1000万元。”
多少年来,从青丝到白发,从意气风发到半个多世纪的相濡以沫。马旭和老伴省吃俭用,节俭每一滴水、每一粒米,心里就是想着要为家乡精心准备一件拿得出手的“礼物”,以这种方式报党恩,报答家乡情。
03马旭说:“如果不是父老乡亲帮衬,我早就饿死了。虽然回家乡的次数少,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有感情。”
回到家乡,当跨过木兰界的时候,马老趴在松花江大桥上泪奔:
“松花江,黑土地的女儿女婿回来了。”
为什么看到松花江特别激动呢?
马旭老人在节目访谈中透露:因为我过去喜欢游泳,经常到松花江里去游泳。母亲不放心,就经常到松花江去找找看看。
美丽的松花江,一下子勾起马老内心深处的记忆,看到松花江就等于看到了母亲,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在她看来,松花江等于母亲,木兰县的父老乡亲等于她的亲人。一生无儿无女,她情系家乡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儿女。
马老带给人们的是挥之不去的感动,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她用行动诠释着家国情怀。
松花江日夜奔腾不息,养育了黑土地的众多儿女。母亲河,马老,木兰县的孩子,也如松花江水一般,代代续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