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 >

保健常识:高校再曝“性侵事件”受害者该如何自救?

2021-11-21 11:45:06来源:

保健常识:高校再曝“性侵事件”受害者该如何自救?,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作者:赵家将(整理)

性,在中国人相对保守的意识里,一直羞于谈论。然而,各种不堪入目事件却时不时占据着各种社交平台热搜榜。从韩国N号房行为,到烟台上市公司高管性侵养女案,性这个关键词一直存在其中。

5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福州大学教师张某平以性侵、性骚扰等手段伤害多名高校女生。随后,福州大学也迅速做出回应,表示已成立调查组调查此事。5月14日,涉事老师回应对称:“我们是在谈恋爱”,但未能出示能证明两人关系的证据。

近些年,关于性侵的事件不断发生,如何去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并帮助受害者走出阴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经常会做梦,梦到自己被追杀”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奸淫14周岁以下幼女的,无论幼女是被强迫还是自愿,一律以强奸罪论处,因为幼女是没有性同意能力的。

据媒体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性侵是报案率最低的刑事案件,而涉及少年儿童的更是取证困难。遭遇过性侵的记忆,往往会影响受害者的一生。

高校再曝“性侵事件”受害者该如何自救?

(来源:澎湃视频截图)

“一、二年级的时候,有过被我堂哥性侵的经历。”一位受害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自己还小,根本不知道那种行为意义着什么,直到自己初中上了生物课,才有了“性”这个意识。她表示,“我经常会做梦,梦到自己被追杀,因为这件事情,有过自卑、自闭,想要自杀的念头”。

同样经历过性侵的受害者表示,就算去看心理医生,自救也无法从心里根除这件事情。

通过查看近些年发生过的性侵案件,健康界发现,遭遇过性侵的受害者往往会出现这几方面的影响:一是身体状况变差,二是精神及心理疾病,三是社交变得困难,四是认知功能变差,五是从事危险行为,六是行为举止变差。

加强性教育 家长和学校义不容辞

剖析性侵背后的原因,性教育的缺失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2017年,台湾已故女作家林奕含在自己书中披露,自己小时候受到“性侵害”,并指出自己当时正是缺少了“性教育”,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侵害。正是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性教育的学习,才让这位知名作家的生活遭受了阴霾。

如何能尽量避免性侵事件的发生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龙迪在《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儿童性侵犯行为指南》中这样写道:“如果孩子能够及时从家庭、学校、社区中得到足够来自成年人的人际支持,不仅可以避免伤害再度发生,还有利于消除性侵犯造成的负面影响。”

然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父母对子女在性的问题上觉得难以启齿,因此一直对性教育问题讳莫如深。当看到种种性侵事件发生时,对于家长,应当树立科学的家庭性教育观,不回避孩子关于性的问题,并且以开放的态度与孩子谈性。

除了家庭教育以外,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也必不可少。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提出,“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但至今,能规范开展性教育的中小学校凤毛麟角。有专家表示,让中小学开展性教育,要满足4个条件:教育部门制定政策,把性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学,规定课时;有正规、成体系的教材和专业教师;全体教师都需要培训,提升并改变观念;家长需要同时接受培训。

面对性侵不要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高校再曝“性侵事件”受害者该如何自救?

(来源:图虫创意)

遭遇性侵后,心理伤害往往会成为受害者最重要的压力,如何才能走出阴影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曹怀宁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清楚地划分责任,受害者要时刻告诉自己错的是对方,这是避免造成更多伤害、自我治愈的第一步;

其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家人亲友的陪伴来获得理解和支持,绝不要一个人自怨自艾,任由悲伤、抑郁的情绪发酵。

第三,要保持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充分地接纳自己。

第四,当我们自觉有一定能量时,可以考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追究当事人责任。

受害者本无罪,性侵者理应受刑。

(部分文字整理自澎湃新闻、海峡都市报、中国妇女报、广州印象微信公号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