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辨析,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心理卫生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辨析》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但是,在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临床中往往混淆起来作为同一个概念使用,这样做的结果给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和临床实践都带来诸多负面作用。
“心理卫生问题”是指偶尔发生、持续时间短、偏离良好或最佳生活工作状态的心理行为现象。比如,锁上门后老是不放心,需要多次检查地离开,但是基本不影响后续的行为。再比如,偶尔有一个观念出现后,往往不能自如阻断,挥之不去,但是着意摆脱后基本不影响后续的思考。再比如,轻度嫉妒心理、报复心理等等。类似这些偶尔出现的,持续时间不长,自觉痛苦感不明显,社会功能基本完好,但是又偏离了最佳生活工作状态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现象,就属于“心理不卫生”范畴。而“心理健康问题”则是指经常出现,持续时间较长(有的教科书规定一个月甚至三个月以上),自觉痛苦,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影响了生活工作质量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现象。
“心理卫生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区别在于二者是心理问题出现和演化的两个阶段。“心理卫生问题”心理问题症状较轻的前阶段,而“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问题症状较重的后一阶段。联系在于二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心理卫生问题”可以转化为“心理健康问题”,正如过多的饮食行为不卫生会引起疾病的健康问题一样。“心理健康问题”在积极调整和治疗中也可以转化为“心理卫生问题”。
区分“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这两个概念,对心理教育理论和心理咨询临床都拥有积极意义。
首先,有利于准确使用概念。我们在心理咨询临床和心理健康教学中,经常说“没有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但是,有时候又说某人心理健康,某人心理不健康,把“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作为两个界线分明的概念使用,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更是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这样,就造成了心理健康问题在学理上的混乱。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之间的确有边缘状态,但是,边缘状态也是一种完整的状态,这一边缘状态不是说不清楚,完全可以用”心理不卫生”进行准确界定。不需要用“没有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来模糊表达。在语言表达上,有好就有坏,有健康就有不健康,二者相互依存,这是形式逻辑“排中律”的要求。“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考量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定,而不是事物演绎过程的两种状态或阶段。我们指认“没有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之表述是混乱的”与辩证逻辑“矛盾构成本质”不是同一个论域。所以,区分和准确使用“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两个不同概念,理论上是合理的,临床上是必要的。
其次,易于被人们接受。很多“心理卫生问题”与性格特点以及轻微品德问题是重合的。比如偏执、奉承、妒忌心理、报复心理等,如果将其界定为心理不健康就言之过重;如果界定为性格缺陷和品德问题同样失于偏颇,而且在我们这个伦理文化圈中,上述心理卫生问题是受歧视的,不易被接受。如果将其定义为“心理不卫生问题”,就既表述准确,又容易被人们接受。
再次,有利于发挥和拓展心理学学科效能及价值。在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领域很多概念的使用不准确,比如上述嫉妒、报复、奉承等都是作为被鄙视,被耻辱使用的。但是嫉妒、报复等心理在人格成长的某一阶段是人人都有的,而且在很大意义上是合理的,不应该被歧视。,使用歧义的概念,其教育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在品德评判和教育领域如果用“心理不卫生”诠释人格成长某阶段的思想问题,其教育效果会更好。所以,心理学可以向很多思想学科和行为学科拓展,充分发挥心理学的学科价值。
再次,促进心理学科更成熟。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准,起码一要使用概念准确,二要概念、原理成系统。由于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除了要求概念准确,内容组织系统之外,很多部分还要求量化表达。所以,准确使用概念,严谨分析推理是心理学科更加成熟的必然要求。
作者 陈献一 131 7021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