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

健康教育: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2021-09-28 15:45:42来源:

健康教育: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远行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情调,因为在远行时,既可以感受山花对海树的和谐与优雅,也可以体会到赤日对苍穹的浩瀚。当代诗人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写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现代人在诗与远方的召唤下,都渴望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在旅行中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很可能遇到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但大多数人期盼的远行,都与摆脱尘世羁绊寻找心灵净土有关,这一点与魏晋隐逸之士颇为相似。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虽然在旅途中可能会遭遇挫折,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路远》一诗中曾言:“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人远行是源于心灵的呼唤。

但是在遥远的古代社会,由于修路筑桥技术较为落后,再加上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人们要想出一次远门简直比登天还难。盛唐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就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难道“行路难”古人就不出远门吗?相信知道答案后大家一定会大吃一惊,官员外任、军人戍边、商人运货,书生应考、诗人游历、走亲访友,都不得不踏上长征一般的旅途。纵然山高路远、跋山涉水、险滩恶浪,也无法阻挡人们远行之路。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古人出远门的方式,现代人都为之惊叹

如果说坚韧不拔是一种精神,那么古人在出远门这件事情上,就是坚韧不拔的忠实实践者。因为在古代社会中想要出远门,确实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古代社会根本没有柏油路,而且很多地方压根就没有道路可走。

现代社会中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以及海、陆、空交通协作,在古代社会简直就是一场梦。由于古代社会交通水平十分落后,很多住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而这种现象的始作俑者,就是他们居住地根本没有路。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一、交通不便,与世隔绝

相信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主人公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它们就是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这两座山不仅阻碍了人们出现,而且也限制了当地的发展速度。笔者认为从这个寓言故事中,可以得知古人确实存在“行路难”的问题。

那么在交通受阻的前提下,古人难道就一辈子不出门吗?说出来大家还别不信,即使是在唐朝时期无论城市居民,还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一辈子都聚居于同一个地方,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东晋名士“古今隐逸之宗”,陶渊明曾在《桃园源记》中,写道:“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些生活在世外桃源中的人,虽然大有避世的仙风道骨。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其实也与道路不通息息相关。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笔者认为在那个出门只能靠走,通讯只能靠吼的年代。不仅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且还很可能延误了比较紧急的信息,在这种现实危机的逼迫之下,人们终于意识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重要性。但由于地广人稀、天高路远,要想实现全国通路根本不现实。

二、出行困难,路费过高

1.道路建设落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自从发明了飞机、高铁、轮船之后,天涯海角都已经不再遥不可及。无论是外出旅游还是出国观光,在乘坐飞机出行的前提下,时间都不会超过72小时。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村落,人们再也不需要为路途遥远而担忧。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但是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老百姓出行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陆路与水陆交通,人们可以骑马、乘舟、坐轿出行。但由于国土面积过于辽阔,所以真正可以通路的地方甚少。

所以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出行的欲望,同时也直接制约了各地经济发展。虽然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堪称是古代历史中的翘楚。但从交通建设方面来讲,一直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之中。虽然一些主要城市一直在修路建桥,但是却依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2. 出行成本过高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认为,虽然乘坐飞机速度较快,但是相比较于高铁来说票价太贵。笔者认为,如果大家能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在节约时间的同时,其实就是为大家节约了创造财富的时间。

但是唐朝人出行,不仅会遇到交通不便的客观环境制约,而且单从出行费用角度去考虑,就是一笔价格不菲的开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出一趟远门,甚至要花费普通人一年的积蓄。所以在这两方面的制约之下,极大的限制了唐朝人出行的几率。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外省官员进京述职是唐朝惯例。如果任职于东北地区的官员,想要去当时的唐朝都城长安。按照700-1000公里计算,而且还是骑着高头大马,至少需要25-35天的时间,这还不算在驿站换马和借宿的时间。

唐代官员出远门一般都会乘坐马车,按照每天40-50公里的速度行进。那么到达长安至少需要二两白银的路费,这其中还不包括食宿开销。如果随身带上几个仆人,那这一趟长安之旅的费用至少翻一倍。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对于唐代官员而言,二两银子都已经算不菲的开销,那么普通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承担这么高昂的路费呢?所以很多人都因为经济条件所限,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家一亩三分地。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虽然按照现代人的思维看起来,他们的生活根本没有质量可言,但是对于唐代老百姓来说,能够吃饱穿暖就是莫大的幸福。至于是否走出故乡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这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并不是太重要。

三、外出游历,文人雅趣

生活在唐朝时期的文人群体,几乎都有过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唐代诗人,能过外出游历多仰仗于家资雄厚。李白、杜甫都曾有过外出游历的经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会如此洒脱就是因为有钱任性。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而杜甫在年轻时家境也十分殷实,《壮游》一诗就是杜甫,对年幼生活的回忆。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试想一下若不是富贵公子,又怎能乘舟海航呢!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唐代诗人在外出游历时不仅可以徒步,而且也可以乘舟赏景。实际上唐朝时期乘舟出行,不仅是一件极具雅韵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个人财力的象征。当然,这也说明唐朝时期人们出远门,也可以通过坐船到达目的地。

并不是所有唐代诗人都有足够的金钱,可以每天纵情于山水之间。那么对于身无分文的诗人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双脚踏遍美好河山。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我国历史上,徒步“穷游”的一个重要开端。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三、唐朝人远行方式

唐朝虽然是古代历史中的盛世王朝,但因为受到生产力的限制,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无法与现代相互利用。比如,唐朝人在出远门的时候,最担心的问题并不是路费,而是应该选择哪一种出行方式。因为当时社会出行方式比较单调,一旦选择错误就会费时费力。

1.乘坐轿子或马车

无论是四处奔波的商人,还是赴京的读书人还是外调的官员,都不得不硬着头皮踏上曲折的路途。对于资金比较雄厚的商人来讲,如果外出的距离并不是特别远,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坐轿子出现,虽然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却可以完全解放自己的双脚。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官员一般都是坐轿子或乘坐马车,但由于坐轿子的成本较高,而且相比较于起码来说速度较慢,所以出远门的人都会选择乘坐马车。这主要是因为马车的速度更快,而且在旅途中也可以更加舒适。但由于受路费的限制,很少有人会选择这种出现方式。

2.高头大马,速度较快

相信大家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曾看到过骑马外出的镜头。事实上在唐朝时期,骑马远行也是当时社会中的一种远行方式。由于唐代统治者为了控制边关,所以曾修建了很多“官道”。而且每隔80里地就会有一个驿站,所以骑马在当时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出现方式。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

唐朝时期的驿站设施较为齐全,既有专门饲养马匹的马厩,也有供人休息的卧室。一般情况下官员、信差,以及读书人都是驿站的常客。人们在驿站中不仅可以吃饱睡好,而且还可以让疲惫不堪的马儿得到休息,并且可以更换力量更足的骏马。

笔者认为唐朝时期的出行方式,虽然在现代人的眼中比较粗陋。但是在当时社会中,却为很多人解决了出行烦恼。虽然对于家境比较贫困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在外出的时候只能通过步行,并且出一次远门的时间至少需要个把月,但这也只能是时代的无奈。

古代人如何出远门,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唐朝的结 语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早在1000多年前大诗人李白,就曾发出了“行路难”的呼唤。岔路这么多,今后到底要去哪呢?虽然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但是依然没有阻碍唐朝人的出行热情。

尤其是对一些必须要出远门的人群来说,他们的出行方式只能是骑马,或者乘坐轿子、马车、舟船。这些交通工具根本无法与,飞机、高铁、轮船相提并论,但是在当时社会中却十分盛行。笔者认为或许在100年之后,现代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也已经过时。

但却不能否认存在即合理的观点,或许唐朝人成功的沟通工具速度比较慢。但是却承载了唐朝人的出行梦想,,虽然有很多唐朝人一辈子都未走出过家门,但笔者认为他们也一定想遍游名山大川。

时代在变化思维也在不断更新,单从交通工具的演变来看。完全可以证明生产力正在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出行便利的渴望。虽然唐朝人没有感受过高科技,但他们也一定会期盼更高效的出行方式。

【参考文献】

戴丽《古代的出行方式》

方木鱼《古人出行讲规格》

任熹《唐代出行信仰与风俗》

葳茵《古人们的共享交通工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