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认知:冠心病有哪些保健原则和方法,你知道吗?,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冠心病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经皮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和冠脉搭桥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治疗都可以使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缺血的心肌血供得以恢复,并可改善心功能和预后。药物治疗不能改变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但可以改善缺血的症状。对于冠心病而言,药物治疗需要终生进行,在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和搭桥治疗后仍需要维持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治疗后的患者心绞痛可完全缓解,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或出现猝死。不论何型冠心病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都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故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即使进行了冠脉介入治疗或手术搭桥,仍需要预防再次发作急性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和猝死)。已经发生了冠心病的患者,预防其再次发病,称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养生保健是其有效措施。
一、定期复诊,防治并发疾病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也要每月到专科门诊复诊1次,请医生进行随访或跟踪,接受医生的建议。每半年或1年要到医院复查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体重等,了解病情动态改变。
冠心病常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等,对于这些并发症的治疗不能忽略。每个合并疾病也要治疗达标。
二、避免心肌缺血的诱发因素只要是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均可诱发心肌缺血的发生。心肌缺血的诱发因素包括饱餐、过度用力、劳累、暴怒、恐惧、便秘、大量饮酒、大量吸烟、寒冷刺激、性高潮等。以上情况可突然导致心肌缺血,发作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应了解并注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
三、重视心脏事件的报警信号急性心肌梗死前一般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症状是心脏事件的报警信号。这些值得重视的报警信号包括:突发上腹部或胸部疼痛、胸闷、心慌、气短、疲乏、精神不振、烦躁、头晕等症状,有些患者表现为牙痛、后背痛及左侧上肢放射性到左侧手指疼痛。已经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尽快到最近的医院急诊就诊,进行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K-MB)检查并对症治疗。忽略以上的症状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改变生活方式,转变心脏命运冠心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静息的生活方式有关。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均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做好以下事情。
1.作息规律
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时间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疲劳时要休息好。要防止长时间地坐着不动,尤其避免长时间开车。
2.戒烟限酒
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大量饮酒有多种危害:其一,酒精可导致中毒性心肌病,加重心功能的损伤;其二,酒精可转为血脂,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祸首。少量葡萄酒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有帮助,量不宜大,每日不宜超过30~50毫升。
3.平和的心态,平静的冠脉
精神紧张与心情抑郁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反之,平和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对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有帮助。
(1)不生气、不发怒:
生气与发怒时,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的负担大幅增加,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甚至出现猝死。
(2)不大喜:
喜乐对心脏有益,“喜”本是中医“心”所对应的“七情”之一,喜乐的情绪可以促进体内“内啡肽”的释放增加,令血管扩张。但大喜却使心血管的负担增加,可能会恶化心脏疾病,甚至出现猝死。据说历史上唐朝的程咬金就是大笑而死。
(3)不抑郁,不长久悲伤:
郁郁寡欢的人也容易得冠心病。抑郁与悲伤的相对面正是喜,喜有助于“心”,长久的悲伤与抑郁与之相反,可伤“心”。其原因可能是抑郁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长久则易出现冠心病。所以,为了心脏健康,学会排遣忧伤,缓解抑郁,遇到悲伤的事也要迅速从负面的情绪中走出来,平和乐观地生活。
4.生活环境通风、有阳光、不缺氧
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一般来说,居住在通风、阳光可以照射到的房子里对健康有利。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关键是不缺氧。因为冠心病的发作是冠状动脉的狭窄导致供血不好,进而导致组织缺氧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要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空气污浊、氧气相对缺乏的环境中,进入到高原,空气中的氧较平原地区稀薄,也会对冠心病有影响。
5.环境温度要适宜,忌寒温变化大
季节变化,温差变化大时,冠心病患者发病的风险上升。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尤其是春秋季气温的突然下降,这时要保暖。因为在中医理论里,“心”对应“火”、对应南方,温暖更利于冠心病的养生。
6.三餐无饥饱,冠脉事件(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少
冠心病患者的三餐也非常重要,除了讲究饮食结构与食谱外,吃多少也非常重要。很多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是在饱餐后或饥饿时,故要预防这种特殊时刻。建议三餐定时,七分饱,绝不超过八分,也不要等到明显感到饥饿时才进餐。
7.饮水有讲究,缺水可能导致冠脉事件
人离不开水,体内缺水则血液浓缩,更容易血栓形成,容易出现脑中风,心脏则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发作。建议每日饮水量为2000毫升, 分8次饮。睡前饮水及晨起时马上饮水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中风与冠脉事件。
8.保持理想体重
体重越高,心脏的负担越大,标准的体重对心血管最健康。但不建议使用减肥药,某些减肥药可以增加心血管的损害。保持理想体重主要通过控制饮食与运动来实现。
9.有氧运动,维持心血管健康
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控制体重、增加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压、改善冠脉血流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力活动可以减少引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经常活动,每次间隔时间不长,可以保护人们不发生冠心病或不因用大气力而触发心肌梗死;另一方面,不活动的人,尤其是已知有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的人,剧烈活动可能带来危险。规律的适量运动可以保护心功能,延长寿命。
运动的方式,总体上的一句话,叫有氧运动。也就是说,不管你选择什么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要保持体内不缺氧,如慢跑、快步走、游泳或各种健身操如八段锦等。
五、饮食调养,养心防病冠心病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人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也随之加重。发生了冠心病并不等于动脉硬化就停止了,它仍然会随年龄增长而继续发展。如果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就阻断了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的发展。饮食调养得当,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就可以减慢。
1.六七分饱,控制总热量摄入
吃饭时不能全饱,非重体力劳动者,每餐六七分饱就可以了。减少高淀粉类(可以转化为葡萄糖)的食物如面、米等,每天250~300克即可。含有大量脂肪与胆固醇的食物尽可能少吃,因单位脂肪可以提供的热量是糖的2.25倍。
2.少量饮酒
饮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每日50毫升以内的葡萄酒效果较好。大量饮酒对心血管是不利的,原因是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可以转化为葡萄糖,使人体总热量增加。
3.食疗方推荐
一些食材,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也就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心血管疾病。
(1)双耳红枣汤:
材料包括银耳、木耳各10~15克,红枣5~10个。做法:银耳与木耳,以水泡开,红枣除核,合而煮水适量,温后饮用。每周3~5次,喜欢其口味的人可每日饮1次。注意:一般书中推荐加白糖或冰糖少量,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对于有动脉硬化的人,吃的糖越少越好。本方中有红枣,其味道甘甜,不需要加糖仍为甜味。如有人嫌不可口,可少量加一点蜂蜜。
(2)洋葱芹菜汁:
材料包括洋葱1个,芹菜(除叶)50~100克。做法:两者洗净,放于榨汁机中榨汁饮用。每周2~3次。不推荐加糖,如必需可加少量蜂蜜。洋葱和芹菜对抗动脉硬化效果显著。
(3)山楂汁:
材料为山楂。做法:如为新鲜山楂,可制山楂汁饮。新鲜山楂果100~200克,洗净去核,榨汁饮用,每周3~5次。如为干山楂,可直接食用山楂片,每日20~30克。山楂既可活血,又可消食积,还可调节、畅通血管。
六、中药食材,治病养心许多中药不仅可以治疗疾病,也是食疗的重要原料。毋庸置疑,中药针对冠心病的多个环节,作用于多靶点,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如防动脉硬化的中药有三七、丹参、决明子、玉竹、黄连、茵陈等;防治心绞痛的中药有山楂、三七、丹参、葛根、红花、赤芍等,这些中药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抗血小板的中药有何首乌、蒲黄、决明子、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瓜蒌、银杏叶、葛根等;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中药有黄芪、人参、甘草、西洋参、冬虫夏草、三七、山楂、葛根等,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治冠心病。
中药食养是冠心病防治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几种中药食养的方法。
1.人参山楂饮
由人参、山楂两味中药组成,代茶饮。人参5~10克,山楂15~30克,每日1次。可益气活血,适用于老龄冠心病患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多的老年人。
2.参芎楂调散
由红参、川芎、山楂3味中药组成,3药比例2∶1∶2,制成粉,存于冰箱中,每日3次,每次1匙,开水冲服。本方可益气活血,适用于老龄冠心病患者。
3.人参三七瘦肉汤
人参10克,三七10克,瘦猪肉100克,煲汤,每周2~3次。可益气活血,适用于高龄冠心病的老人尤其有气虚血瘀者。人参可根据饮用者的体质及季节不同,选用红参、西洋参或党参等,也可用其他动物的瘦肉替代瘦猪肉,主要是饮用者爱吃的就可。
4.二参玉米汤
丹参10克,党参30克,玉米50~100克,煲汤,每周2~3次。可健脾活血,用于气虚血瘀的冠心病患者。
5.参芪当归乌鸡汤
人参10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乌鸡肉100克,煲汤,每周2~3次。可补气活血,适用于高龄冠心病的老人尤其有气虚明显者。
中药食养的使用方法因人而异,无论是作为膳食的辅材、煲汤的佐料还是代茶饮,均可通过不同环节发挥防治冠心病的作用。中药食养防治冠心病需要长期坚持,每周数次或每日1次。
七、传统疗法,按摩治心痛按摩属于传统的非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按摩、导引、体疗及心理治疗等。冠心病的综合治疗中也可以使用针灸疗法、按摩疗法、气功疗法等,是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的有益补充,尤其适用于家庭保健。因针灸疗法需要专门的针灸师予以施针,家庭或个人保健并不方便,故在此主要介绍对冠心病防治有益且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按摩疗法。按摩者可以是患者本人,也可以是家属或医护人员。
1.温阳祛寒手法
本法可散寒宣痹止痛,适用于冠心病发作时怕冷、手脚凉者。
取穴及部位:风池、大椎、巨阙、郄门、神堂、鸠尾、膻中、内关、神门、心俞、膏肓俞、肾俞,胸胁部、腹部、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背部第14~17椎。
手法:按、揉、搓、推、运。
操作方法一:先用掌根或拇指按、揉膻中穴5分钟,至有气感,沿任脉下行为度,继从鸠尾开始上推,搓两乳间至肩部及上肢内侧,并沿肋间隙向左、右分推至腋中线,反复操作3~5分钟,再以手掌揉、运中腹部1分钟,以热感深透胸腹为度,最后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内关、神门两穴,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以得气为度。
操作方法二:以掌根或小鱼际按、揉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走行部位,重点按压风池、大椎、巨阙、郄门、神堂、心俞、膏肓俞、肾俞诸穴,每穴持续操作1分钟,继以掌根推、擦背部第14~17椎处,反复5~7次,以发热为度。
2.健脾化痰手法
本法可健脾化痰,通阳宣痹,适用于平素痰多胸闷者。
取穴及部位:内关、神门、膻中、中脘、丰隆、太渊、肺俞、心俞、脾俞,前胸部、腹部、背部。
手法:按、揉、推、擦。
操作方法一:双手拇指按、揉两侧内关、神门、丰隆、太渊诸穴,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以得气为度,继以掌根或小鱼际逆时针方向擦、推前胸部及腹部各100次,并重点按、揉膻中、中脘两穴各3分钟,以胸腹发热、疼痛缓解为度。
操作方法二:用拇指重按心俞、肺俞、脾俞诸穴,每穴持续按压2分钟,然后用手掌侧推背部,至发热为度。
3.益气活血手法
本法可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肝气不舒、瘀血阻滞的冠心病患者。
取穴及部位:心俞、肝俞、胆俞、膈俞、厥阴俞、极泉、膻中、内关、三阴交,胸背正中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部位。
手法:按、揉、搓、推。
操作手法一:左手抬起患者的左臂,右手拇指按压极泉穴1分钟,至上肢麻木感,然后放下手臂,嘱患者放松,平静呼吸,双手拇指分别按、揉双侧内关、三阴交两穴,持续按压1分钟,以得气为度,继则以搓法施术于胸背正中线,上下往返30次,以局部发红、胸部有畅快感为佳,再用拇指揉、按两侧膻中穴1分钟。
操作手法二:以拇指沿足太阳膀胱经部位推、揉背部3~5次,再按、揉或以拇指禅推法施术于心俞、肝俞、胆俞、膈俞、厥阴俞诸穴,每穴持续操作1分钟。
4.补益心肾手法
本法可以起到补益心肾的作用,适用于心肾阳虚的冠心病患者。
取穴及部位:心俞、肺俞、膈俞、肾俞、命门、腰阳关、百会、膻中、中脘、气海、肩井、内关、劳宫、神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夹脊穴,上腹部、背部督脉走行、膀胱经走行、足底。
手法:按、揉、推、提、拿、搓。
操作手法一:用拇指重按百会穴3~5分钟,按、揉内关、神门、三阴交诸穴,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以得气为度,然后用掌根揉膻中、中脘、气海诸穴各3分钟,并向上推上腹部5~10分钟,以腹部热感上达胸膺部为佳。
操作手法二:以每分钟120次的快速轻推法,分别沿督脉、夹脊穴及膀胱经各推、运10次,并按、揉心俞、肺俞、膈俞、肾俞、命门、腰阳关诸穴,每穴持续施术1分钟。
操作手法三:用拇、食两指提拿肩井穴3~5分钟,然后医者坐在患者对面,膝盖上敷一方巾,把患者足部置于腿上,足心向上,用掌根搓足底心经部位100次,使足心发热,再按、揉涌泉穴1分钟,双足分别施术。
八、气功疗法,防治冠心病气功疗法也属于非药物疗法。练功治疗,在安静状态下,机体的耗氧量下降,心率减慢,每分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脏负荷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相对地得到改变。练功过程中,要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适当锻炼,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气功疗法无须他人帮助,可由患者本人完成。
1.强壮功
采取站式或坐式,静呼吸,意守丹田。练习强壮功,在心绞痛较重时可采取坐式,自然呼吸,意守丹田。
2.放松功
采取卧式,自然呼吸,意念采用整体或局部放松法或三线放松法。
3.虚明功
采取仰卧式或俯卧式,静呼吸法或降气呼吸法,意守呼吸。
4.太极内功
采取站式或坐式,自然呼吸,意守命门。
静功每日练功3~5次,每次30~60分钟;动功每日练功1~2次,每次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