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立夏后,起居「四宜忌」,想养心补肾、舒肝调,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夏天来了!印象中的夏天总是汗流浃背,离不开空调WiFi西瓜:
城市迎来了几场暴雨,雨前的闷热、乱飞的蚊虫、雨后的泥泞……总让心情莫名的低落;气温升高,心里就无故烦躁起来,一点点小事都能暴跳如雷,亲人、好友、同事纷纷避让;贪喝冷饮,肚子一阵阵的难受;渴望睡个好觉,却又在凌晨醒过来,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立夏,自然界万物生长逐渐达到顶峰,阳气开始逐渐地生发、散布;人体的阳气若不能顺畅地生发、未能顺应天时来养生,则容易出现上述不适。
那么,立夏节气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风俗习惯和养生宜忌呢?
立夏,为何要称体重?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为了顺利度过炎炎夏日,民间会有不少节气习俗:
1.称体重
古谚云「立夏称人,见于新」,这是指民间立夏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的话,身体不会消瘦。我个人觉得,这应该是提醒自己要适时、适当补充营养,来应对夏季过大的消耗。
那么,你会在立夏称体重吗?
2.「见三新」
在立夏前后,大量新鲜的蔬菜、瓜果上市,人们尽可大饱口福,因此有「见三新」的说法。
「三新」的定义较为广泛,各地不尽相同,不必拘泥。比如,在我国的江西一带还有立夏时节饮夏茶的习俗,当地的说法是:此时不饮立夏茶,就会一夏苦难熬。
3.立夏蛋
旧时还有立夏吃蛋的风俗,即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还会相互馈赠。
有谚语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人们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以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
起居康养「四宜忌」
立夏过后,天气逐渐炎热,万物繁茂,人们的生理状态也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要顺应节气的变化,重视立夏节气的养生,平和度过夏季。
起居:忌贪凉,宜睡好「子午觉」
立夏时节,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不可贪凉。
另外,立夏之后,此时天气昼长夜短,睡眠方面也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做到「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
此时应注意开始睡好「子午觉」,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运动:忌大汗,宜护心液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慢走或散步是适合夏日的运动,既可以消除疲劳,促使心情舒畅,还能有助于缓和神经、肌肉和血管的紧张,是一剂良好的镇静剂。
在空气比较清新、气温不高的时候,在户外轻松而有节奏地慢走,能使大脑皮质处于紧张状态的细胞得以放松,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减肥、降血脂,减少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另外,慢走时间可选择在清晨,或晚饭半小时后进行,每天1-2次,每次10-30分钟。
饮食:忌重口,宜补肾舒肝养胃
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如乌梅、山楂、宣木瓜等,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可以用来调理泄泻、虚汗等不适。
立夏之后,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易于开泄如果此时人们还吃很多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而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立夏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
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尽量不吃腌制类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养神:忌纵欲,宜静养节房事
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遇,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不宜放纵。
日常生活中要「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
另外,还要加强固精,注意适当控制房事的次数。
此时不妨进行一下「三浴」锻炼,即空气浴、日光浴及水浴。空气浴,就是每天多通风;日光浴,就是经常到户外去晒晒,夏季在每天早晨9时左右为宜,不宜曝晒;还有就是水浴,即天天洗澡,不仅可保持身体干净,还可以增强体质。
养心小技巧:转舌、数息
立夏以后的养生重点是养心。从立夏开始,朋友们可以通过传统的按摩与导引之术来锻炼心脏,不劳形神,不伤津液,长期坚持,对中老年朋友和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朋友尤其有益。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淡红舌,薄白苔」是健康的舌像,表示心脏工作状态良好。因此,除了重视午睡,人们还应该注意观察舌头,以此来判断心脑血管的健康状况:
若舌头不灵活,则说明易发脑梗;若舌头发麻,有心梗的危险;若舌头伸出来发颤,高血压和脑梗容易找上门;若舌头发紫,说明心脏不好,时常心慌气短;如果舌头又瘦又薄,缺少光彩,说明心血不足,心肌供血功能有失调的危险……正因为舌与心脏功能息息相关,所以接下来介绍的这个「转舌护心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帮您安然度立夏。
转舌护心操
闭目养神片刻后,将舌头伸出再收回;重复此动作36次;接着再伸出舌头,于左右嘴角之间摆动36次;用舌头顶口腔上部再放平,反复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