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传:拒绝野味人人有责拒绝野味人人有责,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近期,央视上线了一则时长30秒、主题为“拒绝野味”的公益视频,“你能拒绝打着美食名义的杀害,你能打破不科学的滋补观念,你能停止因为口腹之欲引起的灾难,你能找到无数个拒绝野味的理由。你在保护它们,也在保护我们,拒绝野味,你一定能做到!”短短几句话不禁让人动容。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伊始,就有许多人怀疑“吃野味”是让病毒进入人类社会的罪魁祸首,而不少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穿山甲可能是病毒潜在中间宿主之一,无疑为这种论据增加了不少说服力,这则央视的公益短片也直指当前新冠病毒疫情的可疑源头——“吃野味”。
那么何为野味?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吃惯了的“那一口”,其实已不是“家常菜”。百度百科对于野味的解释为:野生动物,包含兽类、鸟类等,或猎获品(如追猎)的可食用的肉;尤指猎获野兽的可食用的肉(不一定是国家保护动物)。按照有关定义,野生动物指的是大自然环境下生长且未被驯化的动物,猪牛羊鸡鸭鹅等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已成为家畜家禽,不属于野生动物范畴。
为什么要拒绝野味?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新出现的传染病中,60%都是人畜共患病。全球近年来发生的多次重大疫情,源头都指向滥食野生动物。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影响26个国家,导致8000多人致病,病毒源头是中华菊头蝠,中间宿主是果子狸;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蔓延27国,确诊2494人,死亡近四成,传染仍在继续,最新研究表明病毒源头可能是骆驼。截至2020年3月3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302例,累计死亡2947人。这一切的源头,目前疑似是蝙蝠,中间宿主可能包括蛇、水貂、穿山甲等等。
正是因为人类与野生动物的频繁接触,为自然界病毒向人类社会侵入创造了条件,而且现代化的交通和人口流动,增加了传染病流行的风险。因此,控制甚至杜绝野生动物的食用和相关贸易,已经不仅仅是生态保护的需要,而且对公共健康的风险控制意义重大。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上相继搜索野味、果子狸、蝙蝠、穿山甲等关键词,均已搜索不到相关肉制品。 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工作情况。针对大家关注的打击犯罪、规范养殖、交易监管、动物保护等热点问题,公安部、国家林草局、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四部门表态,将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坚决取缔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切实加大对涉野生动物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同时,将加快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录》,进一步明确进食的范围;对从事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的机构进行全面整顿,依法清理已核发的许可证件和文书,从源头上遏制食用野生动物。
在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斩断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法治之剑已经出鞘。政策的积极推出、积极响应不仅表明了我国立法的与时俱进,还反映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强烈的法治意识,这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拒绝野味”能变为一个全民共识,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