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常识:疫情下,帮助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的四个策略,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今年这个假期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经历了以前从未感受过的“考验”,有的孩子是妈妈或爸爸一个人到一线去工作,有的孩子是父母全都离开了,有些年龄小的孩子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父母不回家了?有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孩子的心理或多或少地承载着一定的心理压力,疫情下,做为父母要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呢?
疫情下孩子心理健康易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
1、焦虑
对于孩子,他们本身对于父母就会十分的依恋,从环境适应和心理适应的能力来看,有的孩子焦虑的症状表现会明显一些,有的孩子焦虑的症状表现会稍轻一些。以孩子上幼儿园的表现来看,哭闹严重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会更多一些。正是由于这种分离的焦虑,让孩子以哭闹的方式进行发泄,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在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下,全国各地会有很多这样的孩子面临和自己的父母长时间的分离。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有的孩子会与一方分离,有的孩子可能会与父母都分离,被寄养在亲人家中,孩子的焦虑情绪就会形成。
在网络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视频中:有的孩子对着电视中被采访的妈妈影像哭喊,去电视前抚摸妈妈的脸;还有的孩子通过打电话给妈妈,表达自己的想念之情,想要和妈妈抱抱,忘记了妈妈的味道;还有的孩子面对妈妈收拾行李箱,不听妈妈的解释,直接痛哭,不让妈妈走,哭喊着:“我不管听,我只要妈妈。”....很多这样的网络视频,让看过的网友都会感到很心痛,让人潸然泪下,这些幼儿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最温暖、最安心地莫过于妈妈的怀抱,长时间的分离,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心理焦虑。
2、害怕
在疫情防控的狙击战中,有很多是小学生年龄的孩子,他们明白自己的父母正在一线所做的工作,他们会像父母担心自己健康一样,他们也担心爸爸、妈妈的健康安全,他们也会在心里感觉到害怕。有这样一个孩子是如何缓解对于父母的担心和思念呢?在四川的攀枝花市,一名8岁小男孩被父母单独留在家中,他明白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坚守在了抗击冠状病毒的第一线。当记者问他什么感受的时候,他说自己在家感到很孤独害怕,这个才8岁的男孩孤单地在家留守,他想自己的父母,却懂事地忍着不哭,像一个小男子汉一样,当他害怕的时候,就用“深呼吸”来调节情绪。
3、失眠
有很多孩子睡觉认床,还有很多孩子只习惯爸爸和妈妈的衣服味道,只有他们最为熟悉的家人陪伴,他们才会安然入睡。正如有一些初上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在白天几乎是很难入睡的,情绪不稳,会让他们吃饭、睡觉都成为问题。孩子的这种心理压力可体现为入睡困难、半夜惊醒、说梦话、睡中哭泣等症状。当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孩子就会睡的不踏实。有的孩子父母是因为感染病毒被隔离治疗、有的孩子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而离开、还有的亲人因为染上病毒永远的离开了,这些原因离开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心理承受的压力是很明显的。
4、孤僻
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孩子来说,当自己的生活忽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孩子是需要时间去化解的。很简单的例子:平时很热闹的一个家庭,因为疫情的原因,忽然谁都不互相来往了,父母也不常回家了,孩子会感觉到没有安全感,感觉到大家是不是不爱自己了?不仅仅是年幼的孩子,这次疫情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需要心理疏导的,特别是那些突遭家庭变故的人。做为孩子来讲,他们往往不如成人那样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心情无法排解时,他们就会变得孤僻,不合群,孩子的行为是随着心理的变化而逐渐改变的,当一个平时很活泼的孩子逐渐变得自闭或孤僻的时候,这个孩子的心理一定是出现了问题,需要成人及时和科学地引导教育。
疫情下家长对于孩子心理疏导的四个策略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加里宁
1、拥抱疏导法
有一个现象值得大家思考:那就是中国人缺少拥抱,缺少肌肤之亲。我们常常会看到,外国人不论年龄大小,久别也好,还是天天见面,大人之间、大人和孩子之间,喜欢用拥抱来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那么,中国人不善于用拥抱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亲近之情。其实我们也会深有感触,特别是幼儿园的老师,面对一个哭闹的孩子,只有将他们抱在怀里,他们就会很快地安静下来,因为这个拥抱比任何行为都最具安全感。
前几天,月亮姐姐看过一个视频很是感动,在河南周口,有一个小女孩远远地和身为医务人员的妈妈对面站着,小女孩伸出手来和妈妈进行隔空拥抱。对于病毒的恐惧,只能让这对母女隔空拥抱。但是可以看出孩子是多么迫切地希望能和妈妈抱一抱。所以,当家长们面对孩子的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状态时,请您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就会很大程度地缓解孩子的不良心理。
2、情绪传染法
月亮姐姐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战地国家,一位父亲带着2岁的小女儿躲在防空洞里,他告诉女儿如果听到了外面的爆炸声,不要害怕,那是在放礼花呢。于是当地上一次一次响起爆炸的声音,小女孩就会一次一次开心地笑起来:“哈哈,砰!又放礼花了。”试想如果孩子的父亲传达的是恐惧的情绪,那么,对于这个小女孩又是将承受怎么样的心理压力呢?
从这个小故事中就可以看到,这就是情绪传染的效应。无论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会感染给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在疫情下,孩子面临的应该地积极、乐观、正面的情绪,而不是担忧、恐惧、悲伤这样的情绪。对于心理表现不佳的孩子,家长们只需将快乐的情绪传达给孩子,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3、音乐疏导法
听音乐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喜闻乐见的形式,特别是幼儿园的那些孩子听到音乐声,就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一起舞动身体,其实音乐不仅仅是对于孩子,对于成人来说,也是很好地调节心理状态的好方法。因为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起到改善一个人的情绪和振奋精神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消除焦虑、忧郁、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
现在家长给孩子播放一些他们喜欢的音乐,用电脑、手机均可播放。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在他们入睡前播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也有利于孩子尽快入睡,在白天可选取一些节奏欢快、动感十足的音乐,和孩子一起做操、玩游戏,都可将播放音乐,让音乐来改善孩子的心境。
4、游戏疏导法
在这个比往年假期都长的日子里,由于疫情的原因,孩子们不能出去玩,本身对于那些好动的孩子来说,自身情绪不能得以宣泄,也会让他们产生不高兴的心理。所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同孩子在室内开展一些适当的游戏,也可用来缓解孩子不良的心理状况。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爸爸平时最喜欢和孩子玩“骑大马”的游戏,那么,当爸爸因为工作关系不在家的时候,其他家人就可以和孩子玩玩这个平时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心理慰藉。
除此以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玩一玩捉迷藏、自制陀螺、传声筒等游戏,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可以玩下棋、翻绳、拼图等室内小游戏,这样就可以分散孩子想念父母的注意力、分散孩子不能出外玩的焦躁情绪。疫情下,需要家长们来进行疏导和缓解一些孩子的心理压力和不良的心理状态。
疫情下家长对于孩子心理疏导需注意的问题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 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要多一些耐心
家长要多倾听孩子说说心里的话,特别是年龄小不会表达的孩子,他们往往就是通过哭闹来抗议。多一些耐心去观察、多一些耐心去倾听,就会及时地发现孩子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2、要多一些沟通
对于孩子不良的反应和行为,父母之间要多互相沟通,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尽量保持一致,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双重性格。对于孩子的心理疏导,不可以一方严厉、一方宠溺,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朝良性方面发展的。
3、要多一些鼓励
家长不要以命令、谩骂、批评等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的心理出现了状况,是肯定有其背后的原因,在这个非常时期,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承担着一些心理压力的,对于孩子要多一些鼓励、关爱、呵护,才有利于形成孩子心理的健康状态。
4、要多一些了解
家长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世界,才会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疫情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对于孩子疏于管理的家庭,更多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多一些了解就会让孩子多得一些关爱。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美]布鲁尔·卡特
今年的寒假对于孩子和成人来说,都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期,我们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每个人都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前方有很多无名英难在攻克难关、在救死扶伤、在无私奉献,那么在后方,每一个家庭除了做好疫情的健康防护以外,对于家里的孩子,更要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疏导,等待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洒满大地的时候,我们孩子的幼小心灵也同样充满着无限明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