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心理健康 | 危机事件下的心理援助具体做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心理危机通常是指个体在面对突发(意外)事件时出现的手足无措,其原有的应对方式或者应对资源无法解决,而陷入心理失衡的状态。可能表现为精神濒临崩溃的状态、极度恐慌、紧张、苦恼、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心理危机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情感危机的反应。
在遇到危机事件时,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指的是对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采取明确的措施,使其最终战胜危机,恢复原有的心理平衡,并重新适应生活。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包括:为个体可以从危机中得到对现状的把握、对经历的危机事件有重新的认识以及学习到对于未来可能遇到的(类似)危机事件时,有更好的应对策略与方法。
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危机事件,心理援助的目标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帮助处于疫情不同层面的大众提供相应的援助服务。其中包括了帮助受助者发现问题、提供受助者情绪疏导、情感支持以及危机干预,促进受助者的情绪稳定,维护其心理整体健康水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中指出:疫情可能导致患者恐惧、公众焦虑、医务人员耗竭等心理应激;需对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加以规范和指导以及减轻疫情对大众心理的干扰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
在此过程中,心理援助工作者需要遵守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等职业伦理和职业精神,以避免给受助者带来伤害,维护其最大福祉为基本出发点。危机事件后心理援助的意义在于是受助者(或群体)从混乱到有序、从麻木到清醒、从失衡到平衡、从异常到正常、从无力到有力。
危机干预的一般工作流程包括:确定所需干预的人群(对象);心理危机状况评估;针对性设计干预方案;实施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包括个别干预或团体干预),此外还有个体与团体的督导等相关工作。
在危机干预中,非常注重专业伦理。对内规范包含了专业人员、专业行为;提升专业服务品质等;对外作用包含了维护受助者的权益;公众信任感等。危机干预常见伦理议题有:知情同意、专业关系、保密、结束与转介。
危机心理援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心理健康维护和自助方法(包括:宣传单、手册、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座机拨打);网络心理辅导(例如:微信、QQ等平台软件);危机心理评估、危机个别干预、危机团体干预、社区工作、团体辅导及其他形式的心理干预方式等。
心理危机干预是在紧急状态下的服务并非常规的心理咨询,所以并不是长期存在的,待危机事件结束之后,可能设立的危机干预专线(或专业小组)停止服务;危机事件心理援助的服务对象仅限于受本次危机事件引起的各类心理困扰的当事人,是急需疏导和心理支持的人群。它仅仅是解决当下危机阶段出现的问题,为继续心理支持的求助者提供即时的帮助,主要是协助调节情绪、改善行为、提供相应的资源等。当遇到突发或者特别严重的危机情况,可能还需要其他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及时进行转介。
危机干预的重点:首先,要了解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求助者的心理反应,并对其进行“正常化”,了解危机事件给当事人带来了哪些应激反应,具体表现如何以及影响程度。心理援助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评估,引导受助者说出在危机事件中的具体感受、想法或是经验,帮助其明白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其次,帮助受助者寻找并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让当事人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从哪里获得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社区(机构)等相关资源,并明确相对应的可以给到自己哪些具体的帮助(措施),例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息、物资补给等等,增强受助者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最后,需要帮助受助者找到积极的、健康的应对方式。
相信,了解并做到以上这些,能够让我们顺利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造成的心理冲击,将影响或伤害降到最低水平,重新归回正常、美好的生活。
部分资料来源:《心理援助热线培训手册》樊富珉、秦琳
#心理健康##关注新冠疫情##战疫必胜#